文莱

时寒冰书单下


(接上篇)

14.《反热钱战争》于年8月1日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发行。

热钱(HotMoney),又叫投机性短期资本,是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现在,“热钱”已经成为中国投资者和经济界   首先推荐一本经济学入门书——《人人都爱经济学》。许多人想了解经济学常识,但苦于这门学科太浩瀚又太深奥和乏味,而《人人都爱经济学》则让你用最短的时间,了解经济学的几乎所有最基础的概念和原理。这本书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即使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读者,阅读此书也不会有障碍,读完后即有收获,至少,对许多经济学原理能够基本掌握,可以从经济学的视野去思考和解读问题。

  这本书写得非常轻松,有趣味,原来,经济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深奥和枯燥。这也是王福重的文章吸引人的地方。事实上,越是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越喜欢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质朴的表达方式,让即使不懂经济学的人,也能深悟其中的道理。

  我在阅读全书后,写了一段评语:“在当今时代,无论是理财、投资还是规划自己的事业,懂得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都是大有裨益的。而经济学深奥的原理、枯燥的模型与复杂的公式,常常让非专业人士望而却步。王福重先生针对普通人群,写了这本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的书。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经济学原本是如此的贴近生活又如此的有趣味。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让你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全貌。”

  这本书的作者是经济学家王福重先生,我最要好的朋友之一,我常以兄长称之。我们在很多问题方面存在共鸣,非常投缘。他是我主持上海证券报评论版以来,被报社最早确立的两位专栏评论作家之一,其作品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17.读书心得4:拓宽思维与积累

——我的书架:经济金融类(局部)

尽管很多人经常要求我多推荐一些书,但这是一件不容易做的事情——几乎每次推荐的书在赢得一些朋友喜欢的同时,也会遭到另一些朋友的反感。比如,推荐的《秘密》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有些人认为不错,有些人认为很烂。有人甚至来信说“宣扬唯心主义的书你都推荐,让你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瞬间倒塌”,呵呵,怎么会如此严重呢?其实,推荐书并非对这本书的鉴定,而是觉得它可能会对一些朋友有用,绝对不可能对任何人都有用。如此而已。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搬家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由于租房很不稳定,在上海工作8年,搬家4次。有一次搬家感觉太累,忍痛割爱卖了多公斤书,当收废品的将书拉走,心里好不难受。因此,买书也尽可能认真挑选,把非常值得买的书带回家。我原本就非常喜欢读书、买书,年后,买书量又增加了很多。年,我去了一次美国,回国前买了两本原版教材,花了近美元,后来发现国内也有卖的,定价才多元人民币(网上买还能打折,打折后更便宜),中国的物价比美国高很多,唯独知识类的(比如图书)比美国便宜很多。在美国,两类价格明显高于中国:一种是知识类的,激励知识生产,鼓励创新;一种是劳动力类的,以照顾低收入者,使他们通过劳动可以轻易获得满足生活所需的收入。这种收入分配结构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社会平衡。而中国恰是这两类最廉价。回国后深深地感觉到,在中国,读书其实算得上为数极少的“福利”之一。如果不多读书,实在是对不起这种“福利”。于是,我大量购进自己认为比较优秀的书尤其经典类的图书,有些是以前读过的,出了新的版本;有的是还没有读过的,翻阅后觉得很好,就买下了。与网络购书相比,我更喜欢在书店买书,因为可以翻阅选择——那是一种享受。国内一些出版社为了节省成本(如少给作者稿费之类),组织人出了很多垃圾书,名字很唬人却毫无内容,素材混乱不堪,逻辑推导毫无章法,只有翻阅一下才能挑选出真正值得买、值得读的书。但现在地面书店倒闭的越来越多,实在是一种不幸。我原本书就很多,加上新购的,放书便成了问题。书架放不下的时候,就围绕着墙,定制新的书架。这为阅读和查阅资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热心的朋友们,一些朋友买书时看到好书,有的向我推荐,有的多买一本寄给我,让我读到不少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ms/52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