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免费订阅,每天收到这样的好信息
用一个成语形容已独立73年的缅甸:自甘堕落!
坐拥东南亚第二大国土,海岸线漫长、物产富饶的缅甸,人均GDP竟排名东南亚11国的倒数第一!她的GDP总量也仅仅高过柬埔寨、老挝、文莱和东帝汶这几个国土或人口小国。缅甸活成了东南亚国家不争气的邻居。
在全世界走向民主、开明的历史进程中,缅甸却还在军事统治之下,沦为贫穷和落后的失败国家。缅甸是怎么混成这个鬼样的?
一、昂山的未竟事业
说起缅甸的近代史,就不得不提到昂山素季的老爸——昂山(AungSan)。昂山的一生只有32年,却波澜壮阔,把缅甸带向独立,被尊称为“缅甸国父”。有这么牛的爹可拼,昂山素季一从政,就是最亮的那颗星。
昂山(年—年)
当时,缅甸是英国的统治地。昂山组过德钦党(我缅人党),又成立过缅甸共产党,反抗英国人的统治。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昂山领导的反英运动被镇压了。
年轻的昂山,遭遇了一顿帝国主义毒打。
昂山认为,没有全面的纲领和有效的组织,导致运动的失败。当时的国际共产运动有互帮互助的传统,年8月,昂山买了一张船票,开启了延安之行,他先是到了中国厦门,希望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不料被日本特务截胡了。当时,日本计划占领缅甸,从而切断中国获取外界援助的滇缅公路,希望培植缅甸本土势力。能攀上日本这棵大树,昂山也觉得不虚此行,双方一拍即合。延安,昂山不去了。
昂山带上自己的小伙伴(共计29人,号称“三十志士”),远赴日军占领下的中国海南和台湾接受军事训练。有了昂山和他的小伙伴打配合,日军长驱直入,于年3月攻克首都仰光。日本占领缅甸后,鉴于昂山的功劳大大滴,他被提拔为少将。
不过好景不长,日本人收起了温柔的面具,露出帝国主义的本色,在缅甸推行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政策。其中,在修筑缅泰铁路时,有4万多缅甸人被日军虐待致死。可以说,昂山才送走了虎,又迎来了狼。
好在日本人的统治时间不长,随着二战进入反攻阶段,日军在亚洲的败相尽显。为了安抚缅甸国民,日本演了一出缅甸独立的戏。年8月,缅甸宣布独立,昂山出任国防部长。只不过,这个政府是日本的提线木偶。
善于顺势而为的昂山没有喝下日本的迷魂汤,他暗中组织力量,成立反法西斯同盟(后改名为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并勾搭上英国当局,英国人也不计较昂山先前的背叛,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年3月,在英国的支持下,昂山向日本占领者反戈一击!
二战胜利后,英国重新占领缅甸,并且赖着不走了。
昂山主张学习印度的尼赫鲁,通过谈判实现缅甸的和平独立。因此,昂山选择与英国人合作,与英国政府签订《昂山—艾德礼协定》,并加入新政府内阁。昂山的妥协路线,惹毛了自由同盟内部一帮小伙伴。共产党领导人德钦索公开和昂山决裂,爱国党吴素动了杀机。年7月,昂山遭吴素等人杀害。
从年英军占领缅甸开始,英国人不仅在缅甸进行殖民统治,也把基督教带到缅甸。聪明的英国人在缅甸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进一步加深了缅甸的民族、宗教矛盾。而且,缅甸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民族林立,土邦众多,从来没有真正统一为一个整体,少数族群对中央权力是抗拒的。
英国人最终放弃对缅甸的统治,是顺应了当时的世界大势,这与英国人善于审时度势的品质有关。不过,正如印巴分治一样,英国人在缅甸也埋下不少雷,等英国人一走,缅甸人就踩雷了。缅甸独立之时没有经过彻底的革命,无法实现国家的整合,为后来没完没了的内斗、乱斗埋下伏笔。
昂山英年早逝,缅甸缺少了一位继续带领国家发展的魅力领袖。甚至说,昂山都无法将缅甸各派势力拧成一根绳,继任者更无可能。而且,昂山去世后,继任者违背了昂山的治国方略,特别是在民族政策上出尔反尔,丢了初心,导致国家陷入混乱。
从昂山个人来说,他对外来殖民者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殖民者会主动放弃权力,于是对日本和英国都采取妥协路线,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这也是昂山被激进派杀害的原因。
另外,昂山的革命道路选择不够坚定,本来到中国是为了搭上中国共产党,最后却投入日本人的怀抱,日本人失势后,又暗中勾结英国人赶跑日本人,今天高喊皇军万岁,明天效忠英女皇。所以说,昂山奉行的短期现实主义,看似达到了目的,但过程反复,充满变数,现在的缅甸就是这么一个短视的国家。
二、“马上治天下”
在昂山被杀后,吴努出来收拾局面。在吴努的努力下,年9月,缅甸制宪议会通过了缅甸联邦宪法。随后,吴努赴伦敦与英国首相艾德礼会谈,双方签订英缅协定(吴努—艾德礼协定),英国政府承认缅甸为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年1月,缅甸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
缅甸独立后,沿袭英国的议会制,很快就消化不良。
英国人还给缅甸的是一团乱麻的国家,而且在缅甸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议会制给缅甸带来糟糕的乱象,各种政治思想交锋,各种政治派别倾轧。吴努无法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也缺少比肩昂山的威望,最终的结果是经济凋敝,人民生活直线下降。
在少数民族问题上,吴努政府的处理手法也糟糕透了。
年2月,昂山政府与各少数族群签署了《彬龙协议》,同意建立统一的缅甸联邦,并赋予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政治中享有充分自治,相互平等的权力。而之后的《缅甸联邦宪法》允许民族邦在10年后可以投票决定是否从联邦内分离出去。(缅甸的民族问题,请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缅北华人特区,生存还是死亡?》)
赶跑英国人之后,吴努政府就后悔了,开始限制、收回少数族群的自治权。
吴努政府推行大缅族主义,强化国族认同,并于年将佛教定为国教,引发少数民族的反弹,特别信奉基督教的克钦族反应尤甚,一时间国内烽火四起,动荡不安。
因吴努治国无能,国家四分五裂,年3月,奈温将军发动政变,建立军政府,这是缅甸首次军事政变。
枪杆子里出政权,缅甸统治阶层对这一点是深信不疑的。加上在缅甸独立建国事业的领导角色,军方一直认为自己是缅甸政治生活的中流砥柱,是坐江山的。执政党党员也是脱了军装的自己人。所以,在缅甸的关键节点,军方出手了。
奈温总结前任的教训,推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年1月制定新宪法,将“缅甸联邦”改名为“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走上了具有缅甸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显然,奈温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首先,他推行中央集权,使原来的联邦制名存实亡,年宪法形同废除。其次,奈温积极削弱民族地方权力,镇压不听话的民族地方武装。再次,奈温政府大力构建民族认同,宣扬“一个种族(缅族)、一种语言(缅语)、一个宗教(佛教)”的理念,等于要灭绝少数族群的文化啊。
少数族群当然不干了!签好的合同怎么能不遵守呢?
奈温政府时期,民族矛盾达到顶点。他的强硬政策引起了缅甸少数族群的强烈不满,开启了缅甸数十年的内战。让奈温政府没想到的是,民族地方武装越打越多,更加尾大不掉。
在奈温统治的70年代中期,在北方邻国的支持下,缅北的缅共人民军实力达到鼎盛,占据近10万平方公里地盘,拥有至万的人口以及近3万人的军队,给缅甸政府带来巨大的恐慌。
奈温对内搞个人独裁,高压统治,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民众生活更加艰难,官员贪污腐化成风,加上常年打仗,军费开支不堪重负,国内怨声载道。
不得不说,奈温还不如吴努,他实施军事独裁与社会主义经济纲领相结合的政策,使得缅甸成为更加孤立和贫穷的国家。年,终于官逼民反了,缅甸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奈温在军方高层的压力下倒台。苏貌将军取而代之,这是缅甸第二次军事政变。
从吴努到奈温,执政超过40年。在40年的时间里,缅甸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差,国家依然四分五裂,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所以说,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吴奈温靠军队治理国家,最终吞下苦涩的咖啡。
本来,缅甸政府依靠军队的力量,希望以武力结束国家的分裂局面,对缅甸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是,缅甸军队太不禁打了,而居住在山区的少数族群武力强悍,民族地方武装越打越多,越打越强。缅甸军政府进退失据,既打不过民族地方武装,又不能与对方和平相处。
而且,缅甸军队可能也没有中国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类的治军铁律吧,军队贪腐成风,与民逐利,甚至与少数族群抢夺矿产资源。打仗打不过,贪腐第一名,缅甸军方把自己搞丑了,得不到民心,也不受少数族群的信任。一句话,军方脱离群众了。
苏貌将军上台后,重新校正缅甸治理方向,改国名为“缅甸联邦”。他实行民族和解政策,换来了缅甸军队与民族地方武装相对和平的20年。同时,他还政于民,解除党禁,向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伸出橄榄枝,实行多党民主。
年,缅甸举行了一次民主选举,不料民盟取得胜利。执政的缅甸民族团结党落败,军政府脸上无光,十分难堪。
缅甸军方在民众中的支持率,自己还真没点数,以后的历次选举失败,都有军方自我感觉良好的原因。由于不能承受失败带来的后果,苏貌将军拒绝接受选举结果。
虽然苏貌政府不认输,但是缅甸大的政治转型方向没有变。苏貌之后的继任者丹瑞将军、登盛上将,均积极推动改革开放,振兴国家经济,推进民主化进程,同时致力于改善军队形象。
8年,缅甸通过了新宪法(8年宪法)。新宪法虽然继续确定军方在国家政治生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在民主发展方面作出较大进步。新宪法颁布两年后,昂山素季获释。
从年开始,缅甸进行了一系列自由化、民主化改革。原因何在?就内部而言,过去的一套治国理政方法并没有帮助缅甸走向发展富强,反而缅甸积贫积弱,再不努力一把就要被东盟开除了,亟需改弦更张。
而且,缅甸中央权力与民族地方武装的矛盾持续数十年,军方的策略基本没有奏效,国内寄希望于昂山素季收拾烂摊子,整合国家。
外部来说,缅甸的孤立政策反受其害,有必要融入东盟,融入国际社会,重新被国际社会接受。而且,美国九十年代开启的对缅甸制裁,让缅甸吃了很多苦头。缅甸需要摆脱“被排斥国家”标签。
年东盟峰会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
另外,年出现的阿拉伯之春,打醒了缅甸军政府。军方认为,如果继续维持军事统治,可能让自己越来越走向国民的对立面,说不定颜色革命会在自己国家上演。
因此,登盛于年脱下军装,出任缅甸总统。
三、昂山素季的崛起
年,18岁的昂山素季到英国牛津大学求学,数年后与牛津大学教授迈克·阿里斯(MichaelAris)结婚,从此长期生活在英国。昂山素季丈夫及儿子的英国籍身份,让她后来无法问鼎总统宝座。
本来,昂山素季在英国做做研究,可以平和地过一生。但是,昂山女儿的身份注定她无法对缅甸发生的事情置身事外。虽然身在英国,昂山素季对缅甸政治现状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xw/8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