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3月25日上午,由贵州省商务厅、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办,贵阳市商务局、贵阳市工信局及南明区人民政府承办的贵州跨境经贸撮合会专题活动之“中国—东盟中医药产业合作(贵阳)对接会”在南明区花果园艺术中心召开,这是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系列对接活动的第二场。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邀请东盟国家驻华使馆代表、中医药行业专家、行业协会代表及企业40余人通过视频方式参会,省商务厅、省工信厅、贵阳市商务局、工信局、南明区政府有关领导、贵州省及贵阳市中医药企业在贵阳市分会场参加对接交流。
会上,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冉莉、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前司长吕克俭、泰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公使齐雅文先后致辞。
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冉莉
冉莉副厅长在致辞中表示,贵州是中国四大药材产地之一,自古就有“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的美誉,中药资源品种余种,其中47个品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独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转化优势。希望能跟RCEP各国在中医药领域建成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在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交流、产业发展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不断拓展“中医药+”的内涵,把中医药产业打造成为贵州与RCEP各国交流合作的样板与典范,共同开创健康医药产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
许宁宁理事长强调,近些年来,传统医药已成为中国—东盟卫生合作的重点领域。双方共同落实《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正在合作建设中医药中心。在近一年来的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积极发挥传统医药的独特优势,生产的药品如: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复方阿胶浆等,赠送或销往东盟有关国家。
双方以防控疫情为契机,以守护健康为使命,携手推动中医药业合作发展,积极落实双方领导人和政府已达成的共识,包括中国-东盟卫生部长会议共识,双方企业应研究RCEP规则,制定应对方案,以抓住市场开放机遇。
贵州有资源、中国有市场,建议东盟企业抓住中国率先复工复产和实施“双循环”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在贵州投资合作兴业。
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前司长吕克俭
吕克俭司长谈到,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热度不减,双方贸易额同比增长7%,东盟历史性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了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中国对东盟全行业直接投资。6亿美元,同比增长52。1%,东盟对华实际投资金额为79。5亿美元,同比增长1。0%。
贵州省中药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积极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打造贵州民族医药品牌,促进贵州与东盟医药行业可持续合作发展。
贵阳市商务局局长、中国贸促会贵阳市支会会长刘俐莎在发言时提到,今年1月,贵阳市政府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共同举办RCEP开放机遇贵阳研讨会,研讨会上,来自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等成员国的外交官员、商协会代表及贵阳本土企业,从不同视角围绕“RECP带来的开放机遇”“与贵阳交流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内容积极发言。
本场中医药产业合作对接推介活动,是RCEP开放机遇贵阳研讨会的延续与延伸,贵阳期待以此次对接会为契机,促进双边医药行业开展国际交流,推动企业相互了解,扩大原材料和制成品贸易往来,为贵阳民族药走向东盟国家开拓市场和宣传造势。
贵州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代表、南明区有关单位进行了分别作贵州省中医药产业、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推介和医药园区介绍。
随后,菲律宾中药业联合会会长许克宜、泰国药品制造商协会CharnchaiUdomlarptham执行董事、文莱工商会前会长卡玛鲁汀、马来西亚中医总会秘书长郭伟康分别从行业协会角度进行推介发言,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特色苗药、中药材、中药制剂等产品推介。双方参会企业还通过视频远程互动交流。
中国贸促会贵阳市支会在对接会上与马来西亚医药协会远程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此次会议得到了东盟有关国家驻华大使馆和行业商协会的支持,会议聚焦中医药产业,从种植到加工、从研发到市场多角度开展交流研讨,表达了增进合作的积极愿望,有利于促进贵州省、贵阳市中医药企业更多了解东盟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规划和政策,找准与东盟国家在中医药产业的合作机遇,促进双边开展国际交流,进一步融入RCEP国际区域合作。
来源:天眼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xw/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