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

文莱游记04第一天


  想从一张照片里看明白是日出还是日落似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也许天文学家或者摄影高手能看出来,但我肯定是看不出的,不过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张照片是日出,这是我在飞去文莱的途中拍下来的。

  很多人都奇怪我为什么要去文莱,比如最后一天我从吉隆坡转飞机回北京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先生,他跟我聊起来之后,尤其又问了我的大概花费,替我惋惜说,你用这些钱去欧洲或者去泰国多好,为什么要去文莱呢。而所有这些为什么,让我很感慨以前看过的一句话的正确性,我已经不记得那句话的原文,大概意思就是“找到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比找到真爱都难”。   话说回来,其实我去文莱也并不是什么特意之举,原本是想去菲律宾或者印尼的,然后想着从马尼拉和雅加达都有到文莱的直飞,而且两个小时就能飞到,可以顺便到文莱玩一圈。可是在充分了解了菲律宾和印尼之后,发现这两个国家本身所需要的时间就已经超过了我目前比较适合请假的长度,而文莱则是满打满算最多需要四天,加上来回路上一共六天足矣,于是最后反而选择了文莱作为唯一的目的地。   文莱是个很平淡的地方,有时候我想想可能也正是这种平淡让我的潜意识选择了文莱,自从今年一月份父亲去世之后,我的情绪一直处于一种非常懈怠的状态,我现在需要的就是平淡。一连四天在文莱,每天不需要换酒店,没有长途的车程,没有什么历史需要我去动脑筋,每天只要悠闲的看一些可有可无的景点,随意的聊聊天,这正好是现在我所需要的。   平淡只带来一个问题,游记很难写,就像大厨师的考试一定会有炒土豆丝而没有毛血旺一样,越是平淡简单的东西其实越难,这一次,没有任何精彩的景点,没有任何精彩的照片(当然以我的水平,以前也没有,哈哈),而且在旅行中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些事情也完全没有任何照片能体现出来,比如我遇到的一个美国人,独自一人到文莱,住个廉价旅店,很发愁这个国家没有任何公共交通该怎么办,文莱是他到过的第七十三个国家,其中包括伊拉克,而且他在伊拉克呆了三周,去了所有安全和不安全的地方,亲眼见过各种爆炸,当他听我说也打算去伊拉克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最好随身带上一把枪,你会用得到”。   这个美国人去伊拉克的原因跟我想去伊拉克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去看那里的古文明,他也去过伊朗,当他听说我也去过伊朗时,有所思的说“你只去过那么几个国家,其中就包括伊朗,这很奇怪”。我和这个美国人一起大概聊了有将近一个小时,但是我们既没有互留联系方式,也没有任何照片留念,甚至不知道互相的名字。   这一次文莱之行,我记忆里的亮点几乎都是路上碰到的人,还有来自斯里兰卡的一对老夫妇,老先生已经六十九岁了,去过八十个国家,他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律师,从业超过四十年,同时还在做汽车进出口等贸易。他在文莱这个小国家破记录的呆了整整一周,不仅全程有导游和包车,还住着昂贵的五星酒店,显然经济实力强大,不知道这位老先生显然很精彩的人生经历是否会让那些非要等着事业有成、财务自由之后才会去周游世界的人汗颜。而这位老先生的夫人则留给我一个千古迷题,她难道是在六十二岁的高龄身怀有孕,甚至还能爬山涉水?   这一次旅行里的各种偶遇其实是从一到北京的机场就开始了,这是我第一次坐亚航的飞机,买票的时候甚至连护照号码都不需要填,因此我特意提前三个小时就到了机场,随身只带着一张打印出来的机票订单,心里很忐忑我到底是不是能成功登机。航班是凌晨两点多起飞的,本以为夜航班不会有太多人,没想到登机柜台前面排着挺长的队伍,我担心手续不全,特意问了一下排在我前面的人,是不是用打印出来的订单就可以办登机,这一问之下,我这第一次偶遇就开始了,她也是个北京姑娘,也是第一次坐亚航,让我很钦佩的地方在于,去马来西亚仅是她第二次出国,却已经是真正的一个人旅行,不像我这种是到了机场都有人举着牌子接机的“伪独行”。   她的飞机跟我是同一趟,都是北京飞吉隆坡的,不同之处只在于她就在马来西亚玩了,而我是转机去文莱,因此我一问之下,我俩立刻就聊了起来,一直到登机之后,我左拐去我的座位,而她右拐去她的座位。   这次亚航是我第一次坐廉价航空,对于行李要单买、饭要单买、保险可以不买我都很适应,唯一没有成功适应的就是飞机上不提供毯子和枕头。之前我已经从网上看到说亚航非常冷,我也准备了足够的厚衣服,但就是忽略了枕头的问题。我坐飞机的习惯是喜欢靠窗的座位,每次都是枕个东西靠在窗边睡觉,这回一开始低估了寒冷程度,没有直接把所有衣服都穿上,结果没多久被从睡梦中冻醒,感觉已经有点着凉了,开始从里往外泛凉气,再把本来当枕头的厚外套捂上已经不顶用了,还闹得没有了枕头,这下子搞得是凄凄惨惨戚戚,一路上都没再睡好,等终于到了文莱之后感觉简直要挂掉了。   没睡好的唯一收获就是从空中看到了马来西亚,话说上次我来马来西亚是从新加坡走陆路,还真没有从空中看过,树多那是不用说了,还看到这条河蛮漂亮的。

  飞机基本准时落地了,下来之后看到很多亚航的飞机,后来才知道这是亚航专用的一个机场,其他航空公司都是在另外一个机场的,如果要转其他航空公司的飞机,还需要坐大巴过去才行。

  这一次因为我自己的懒惰和没动脑子,浪费了不少钱,比如说签证,之前因为看过一个官方公布的中国承认的落地签国家列表里有文莱,我就想当然的认为文莱是落地签,然后考虑到出境的问题,决定办一个马来签证。后来我终于还是给文莱大使馆打了个电话去确认签证的事,这才发现其实办文莱签证非常简单,只需要一百大元和一些简单材料就可以了,于是我又办了文莱签证,这样马来签证就完全是浪费,更何况之后我又知道马来是有过境签的,只要有下一程的国际机票,就可以免费拿到小时的过境签证。   就在我去办过境签证的地方问能不能让我保留已有马来签证,再办一个过境签证的时候,我又偶遇了第二位来自北京的姑娘,他们是两个人,还有一个小伙子,要从吉隆坡转机去新加坡,也跟我一样,白办了一个马来签证,而且他们从新加坡还是要再回马来西亚玩的,过境签证只有五天时间,所以更希望能保留现有马来签证,可惜,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就这样,我又一次跟新朋友一起过海关、拿行李,然后开始等着下一趟飞机,这中间因为我在过完海关,看海关章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的护照马上要满了,已经坚持不到已经确定下来的六月份行程之后,很可能面临一个换护照和办签证是否会来不及的问题,一下子呆在当场,想了半天,以至于跟新朋友一时走散了,直到取行李的地方才重新汇合。   这时候大约是上午九点多,我去文莱的飞机是下午一点十分,他们去新加坡的飞机是两点四十,都有很充足的时间,他们有从国内带来的马币,于是我们一起在麦叔叔家坐了下来,还劳烦他们请我吃了早饭,那位小伙子是个惜字如金的人,没怎么说话,只有我们两个女生聊的不亦乐乎。

  聊天中时间过得挺快,到了十一点多,我们起身去看看是不是可以办登机了。麦叔叔家旁边就是出发大厅,进去先到咨询柜台问了一下,知道了办登机的柜台号,眼看走到安检的地方,突然冒出来一个工作人员,说让我们先去办自助登机,拿到行李条,然后才可以到柜台去办登机。   话说这还是我第一次办自助登机,两位新朋友虽然以前也没少出国玩,却也是第一次办自助登机,我们还开玩笑说,这回真是三个臭皮匠了。所幸这诸葛亮的任务很简单,输入订单号,扫描护照,打印行李条,自助登机就完成了,比较没意义的是,我们都要托运行李,所以还是得去柜台排队。

  行李都搞定了,上楼去过海关,我们的马来签证啊,在这两次敲章之间就结束了它们的历史使命。

  这个机场很小,也没啥可逛的,过完海关,找了个地方坐下继续聊,直到我的飞机开始登机。   亚航廉价也真是廉价到了骨子里,刚才下飞机的时候就没有摆渡车,更没有廊桥,而是大家下了飞机,沿着地上画的道道自己一路走进机场大厅,现在登机也是一样的,沿着预定路线一路迂回前进,走出去足有八百里,这才遥遥看见我的大飞机在那遥远的远方。

  又一次起飞了,趁着还没睡着拍一下马来西亚的景色,一望无际的绿色还是很养眼的。

  两个小时之后我到了本次的目的地文莱,全称应该是“文莱达鲁萨兰国”,这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而且是个“君主独裁制”的国家,之前我去过的约旦也是君主制的国家,但是约旦应该是“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君主独裁制”。   每次到一个目的地,我都喜欢第一时间拍下带有国名的照片,这一次不是纯粹的国名,而是文莱航空的名字,这航空公司也是国王自己家开的,所以叫做“RoyalBrunei”。

  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军用直升飞机。

  快到海关的时候又看到这个牌子,其实是个银行的广告牌子,看在它说欢迎我到文莱的份上,就赠送一个广告位给它吧。

  进文莱也要填入境表,难得这回我是一次填好,没有返工,特拍照留念一下。

  海关排队的地方让我有点犯迷糊,一个柜台写着“文莱护照”,一个写着“外国人”的柜台里没有人,剩下的就是一个不认识的单词“ASEAN”,但是从那些国旗标志上看都是东南亚国家,后来我这个政治盲才知道这叫“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目前包括东南亚的十个国家,而东帝汶不包括在内,因为东帝汶是刚从印尼独立出来的。   问了一位工作人员,他问我有没有签证,我说有,于是他指指东盟那个队伍说,排这里就可以。

  过海关很顺利,出来又看到一个欢迎语,还挺漂亮,再赠送一个广告位呗。

  文莱是伊斯兰国家,也是禁烟禁酒的,所以出口行李要过一下安检,然后就看到了来接我的Gary,他并不是我这次文莱之行的导游,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导游Frankie这个时候还在从新加坡回文莱的路上,当天深夜才到家的,所以才派了另外一位来接飞机。   Gary是一位华人,接机的牌子上写的也是硕大的中文字,这让我略微有些惊讶,因为这一次我本来特意请的是英文导游,而且旅行社也一直告诉我说导游是文莱当地人,但是我也知道今天来接飞机的不是后面几天的导游,所以也没多想。Gary简单的做了自我介绍之后,接过我的箱子,就带着我往停车场走过去。

  这就是Gary、司机和我这次的座驾,好大一辆车,只有我一个客人。从这辆车就能看出来文莱也是石油国家,只有在油价非常便宜的国家才会出现大车和小车费用一样的状况。

  文莱全国的总面积是多平方公里,虽然还没有北京大,但是只有四十万人口,所以实际上反而是地广人稀的,后来据导游Frankie跟我说,在文莱基本是人手一辆汽车,一个家庭里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辆车,即使如此,虽然文莱也有所谓的堵车,跟北京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或者应该说连“巫”恐怕都算不上。

  从机场到我的酒店只有十分钟的车程,那个时候我还不认识文莱的国旗,看到酒店门口的旗子,下意识的拍了一张照片,除了国旗之外,还能看到背景里大量的中文字。在文莱的四十万人口里有15%是华人,所以在文莱也跟在马来西亚一样,到处都有很多中文字的。

  这是酒店大堂,这家酒店号称四星级,总体来说还可以,房间还不错,早饭也有黄瓜。

  办完入住,Gary陪我到房间里检查各种设施是否都没有问题,因为近期在吃中药,带着来文莱的,需要开水,所以我特意检查了一下电水壶,另外这也是好久以来终于到了一个不会在热的洗澡水上出问题的国家了,呵呵。   房间入住都搞定的时候是下午四点半,原本我是想着有时间还可以再逛逛的,但文莱是个标准的伊斯兰国家,虽然这家地接社是华人开的,来接我的也是华人,但是他们的做事风格仍然是秉承了伊斯兰风格,严格执行行程,多一分都不干,所以我在出发之前旅行社口头上是说好了导游要跟我直到吃完晚饭,但是这位Gary仍然是迫不及待的就想下班走人了,我也因为在飞机上实在没休息好,这时候也累得不行,就没有坚持,但是要求Gary要先带我去买黄瓜,然后给我推荐一个餐厅,帮我点好菜之后再走。   这家酒店的地理位置还不错,几步之遥就有一家商场,地下一层有个大超市,这会儿我实在累了,当时就琢磨着等明后天歇过来,晚上有空的时候可以来逛逛,调研一下文莱人的消费水平。

  这个挺有意思,感觉是种在土里保鲜的青菜,我问Gary这是什么,他老实回答不知道,说吃是会的,但不知道这个叫什么。这位Gary的中文不是很好,估计他也是不知道中文名字,实际上刚才我说黄瓜的时候他也不知道是什么,说了cucumber他才知道,然后很奇怪的问说黄瓜是绿色的,为什么叫“黄”瓜,还顺便给我讲文莱人一般不说“绿”而是说“青”,比如黄瓜他们叫青瓜,甚至红绿灯也叫“红青灯”。

  这就是“青瓜”了,1.39文币一公斤,顺便说一句,一文币约等于五人民币,也就是说这超市里的黄瓜卖7人民币一公斤,也就是3.5人民币一市斤,这价格不算便宜,不过后来去逛市场的时候,黄瓜的价格要比超市里便宜一些。

  顺便又拍了其他一些水果、蔬菜的价格,苹果真心有点贵,一个就要将近7人民币,Gary说因为这些都是进口的,所以价格都比较贵。实际上,文莱目前是这样的状况,唯一生产和出口的东西就是石油,其他所有东西几乎一律依靠进口,所以文莱的物价也就普遍偏高,只有汽油和和天然气是非常便宜的。

  文莱全面禁酒,全国只有唯一一个地方允许卖酒,而且当然也是只允许卖给指定人群,我在文莱的最后一天还去了一趟那个地方。超市里没有酒,取而代之的有很多这类饮料,Gary说这些都是浓缩的,喝的时候要兑水,后来还见过一种更常见的饮料,是非常鲜艳的绿色,当时我就想如果是在中国,如此鲜艳的饮料肯定没人敢喝,觉得都是色素,可是在文莱我还见过给小奶孩喝那种艳绿艳绿饮料的。

  整蘑菇,Gary说这是中国的品牌,在马来西亚生产的。

  买完黄瓜我也是真心觉得好累,就想赶紧吃了晚饭回酒店去睡觉了,Gary问我想吃什么,我说要吃本地餐,他就带我到了一家餐厅,先点了一种当地的饮料,这饮料确实挺有特色的,里面有一些绿色的有点像凉粉鱼那样的小东西,说是用一种植物做得,味道也挺怪的,但是还挺好喝,或者还不如说挺好吃。   除了饮料,晚饭本身就没啥说的了,算是个牛肉盖饭吧,那牛肉是这家餐厅的招牌菜,味道和口感都不错,但毕竟也就是牛肉而已,我没再要什么蔬菜,已经买好了黄瓜,一会儿回酒店来根大黄瓜就解决蔬菜问题了。

  点完菜Gary就走了,我边吃边上了会儿网,这是第一次带智能手机出门,也是第一次出门之后还上网,把晚饭拍了个照片发了朋友圈,然后又闲聊了几句,就赶紧结束战斗,起身准备回酒店去睡觉了。   餐厅离酒店不远,溜达着,又随手拍照,这张照片当然是为了拍那些中文报纸。

  远处那个蓝色的楼就是我的酒店。

  文莱人好像挺喜欢猫的,路上看到过好几次猫,感觉日子过得都不错,后来去一个水上人家,他们家里也养了有猫,但不知道为啥是关在笼子里养着的。

  这张照片也是为了拍那些中文字,后来听Frankie说,在文莱有个规定,在任何的招牌上,阿拉伯字是第一位的,是必须有的,之后英文是第二位,如果有英文字必须比阿拉伯字小,中文字是第三位的,中文字又必须小于英文字。另外在文莱的这些阿拉伯字绝非阿拉伯文,就像在伊朗一样,他们只不过是用了阿拉伯语里面的字母和发音,但是拼法则是按照马来文,这种文字叫做“角伊文(音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马来语本身并没有文字,只有口语,所以他们借用了阿拉伯字母和英语字母,来形成现在的文字。

  这是酒店前面的大街,这家麦叔叔是文莱唯一一家,Gary曾经开玩笑的说,我如果找不到酒店了,只要跟人打听麦当劳在哪里就可以了。   另外这张照片正好还体现了文莱路上车让人的情景,在文莱过马路的时候,大部分的人行道旁边并没有红绿灯,但是过往车辆如果看到路边有行人要过马路会主动停下来让行人先过。这件事听起来貌似体现的是素质高,但我个人认为根本与素质无关,在任何地广人稀的地方很自然都会是这样的。

  行吧,这第一天到此基本结束,实在太累了,最后再来几张床照吧,在文莱这几天一直是这同一个房间,所以这也是唯一一次发床照了,另外提一句,房间里控制灯光的东东设计的非常人性化,是放在床头柜上的,当所有灯都关掉之后自动变成夜光模式,尤其必须提一下的是,当所有灯都关掉之后,不论是按动了哪个灯的开关,打开的都是门廊的灯,这样可以避免床头灯一下子亮起来晃眼,这个设计真心是太实用也太细心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xw/65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