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原文
人类的计算行为开始于感觉到数的重要性,数石子或者贝壳、结绳等,都是在初级的计数。珠算,是中国人特有的有关数的知识和实践,其所使用的工具算盘则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汉语中,“珠”表示一种近圆形的小型计数工具,用来代表算盘,“算”则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特别是数学理论。人们根据口诀,通过手指拨珠,便可以完成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以及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等数学计算。它以蕴含超量数学信息的口诀,与算盘相互配合,就能达到近代数学的难度水平。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朝才说:“它是中国数学的代表,它有自己完整的算理算法和技术。”
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秘书长刘芹英说:“中国珠算很神奇,有强大的计算能力”。
公元年,东汉学者徐岳所著《数术记遗》中,就有关于珠算的文字记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当时开封城的清明盛世。老百姓安居乐业、商业繁荣。画面中,赵太丞家的药铺柜台上摆放着一把大算盘。这是算盘已经在商界广泛使用的最好证明。珠算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达到了顶峰,在当时的世界数学史上,也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明代时,数学家、珠算家程大位所著的《算法统宗》传到日本,对其和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王朝才说:“日本每年8月8号,日语啪啪,8月8号,拨算盘的声音,啪啪,叫作珠算日。”据史籍记载,中国的珠算从16世纪开始,就陆续传入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地,近代又传入了美洲、非洲、大洋洲的一些国家。今天,珠算已经传遍世界各地。
刘芹英说:“美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小孩子连九九口诀都不会背,七乘八等于五十六,需要按计算器。这个时候美国就引入了中国的珠算。”
年,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在北京成立。目前,世珠联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汤加、文莱、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58个会员单位。
年12月4日,中国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把传统珠算再向前推进一步,以珠算为基础的珠心算,把算盘内化为人的脑映像,人们在大脑中就可以完成超级复杂的计算。儿童教育家还发现,珠心算训练显著地提高了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阅读速度等。
王朝才说:“珠心算能够培养孩子的心算能力,而且现代的科学也证明了珠心算训练学习还能让孩子提高智商”。
珠算,既是历代中国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中数的传统知识与实践,也是古代中华文明的重要智慧结晶。珠算作为活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让更多的人记住中国人用珠算来计算大千世界。他们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世界观,不仅会永续流传,而且影响着整个世界。
该纪录片在神墨珠算博物馆取景拍摄,大赛镜头为第五届“神墨杯”心算小博士国际争霸赛赛场花絮。
推荐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xw/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