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

乐享童年课程慧整理会游戏骥江幼儿园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40876.html

慧整理会游戏

前言:

幼儿园的玩具对小班的孩子们充满了吸引力,他们每次都玩的不亦乐乎,但一到收玩具的时候,会发现玩具掉的到处都是。孩子们收玩具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经常出现一个盒子里有好几种玩具,甚至有些孩子用投掷的方法来收玩具。前期通过《送玩具宝宝回家》活动,孩子掌握了一些玩具分类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每次游戏结束收玩具时,建构区的整理还是存在问题。

发现问题

区域活动后,大部分孩子们都把玩具送回了家,只有建构区还在收拾积木。宇宇喊了起来:“老师,积木塞不进去”,宁宁也说:“哎呀要掉下来了”……由此开启了小5班孩子们的整理积木之旅。

讨论:

宇宇:积木塞不进去怎么办?

楷楷:我用了很大的力气还是不行。

凡凡:积木放的不整齐。

宁宁:盒子里太满,几乎都掉下来了。

楷楷:这块积木太大了,盒子又太小。

湉湉:积木盒子都翻了,积木太乱了。

桐桐:积木没有放整齐,要重新整理。

第一次探索

一、积木初整理

发现问题:

玥玥:这么多积木怎么来整理呢?

我们的办法:

楷楷:方方的积木都放在一个盒子里。

梓涵:它们都是长长的积木,差不多的放在一起。

梓涵:这个三角形积木放在哪里呢?没有空盒子了。

涵涵:我的盒子还没满呢,要不放在我这里吧,它们都是小小的。

楷楷:这两个积木不一样,不能放在一起,我去找找有没有空盒子了。

涵涵:三角形积木都放在这里,还有这个弯弯地也放在这里吧。

二、特殊积木整理

发现问题:

楷楷:这块积木放在哪里呢?

我们的办法:

凡凡:咦,他好像少了一块。

涵涵:看,和这个小积木拼起来就是一块长方形。

楷楷:我也来试一试。

楷楷:我把它们都拼成长方形放整齐。

三、长方形积木的整理

发现问题:

楷楷:大长方形积木太多了,这个盒子放不下怎么办?

我们的办法:

湉湉:我们把他们竖过来放试试看。

楷楷:积木太长了,盒子有点小呢。

楷楷:我去找找看有没有大一点的盒子可以装。

凡凡:现在放在大盒子里刚刚好。

四、积木装不下了

发现新问题:

梓涵:这个盒子太满了,还有积木装不下怎么办?

我们的办法:

宇宇:还有大盒子吗?

宁宁:没有大的盒子了。

楷楷:我们这里多到一个空盒子呢。

涵涵:把多出来的积木分点这个盒子里放放。

凡凡:方方的和长长的分开放吧。

湉湉:我把正方形的积木都放在一起。

凡凡:长长的积木也有好几种,我们给它们竖过来放整齐。

瞧,我们整理的怎么样?

分类是指将一组事物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并进行归类的过程。孩子们通过观察,能注意到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对积木形状进行识别、比较、区分,并对其进行分类,如:差不多样子的积木、大盒子放大积木、小盒子放小积木等,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会让周围环境感知理解集合与分类的关系,有效地促进其数学核心经验的发展。

再次探索

又到了区域游戏结束的时候……

一、积木又乱了

发现问题:

泽泽:谁又把积木放乱了?

宇宇:我也不知道把积木放在哪个盒子里。

我们的办法:

可可:我们给积木盒贴上贴纸标记吧,像茶杯架一样。

卿卿:这个图形宝宝也可以做标记。

洋洋:还可以用颜料印出不同图案。

玥玥:可以用橡皮泥捏出不同的图案贴在盒子上。

雯雯:我们还可以自己画图案。

岐岐:我会画苹果呢。

瑞瑞:我们还可以把积木的照片拍下来,贴在盒子上面。

二、尝试做标记

我们的办法:

方法一:我们用橡皮泥来试试看

诺诺:哎呀,橡皮泥总是粘不住,掉下来了。

方法二:颜料印章也是好办法

瀚瀚:哎呀,看不出来这印的是什么?

宇宇:我的也不太清楚。

方法三:贴贴纸行不行

泽泽:贴纸好像太小了。

澄澄:我们还是自己设计标记吧。

桐桐:我们可以把积木的样子画下来。

三、准备材料

行动中……

我们去美工区找找需要哪些材料吧。

怡怡:设计标记需要准备水彩笔。

晞晞:画画还需要白纸。

湘湘:画好了,还要用剪刀剪下来呢。

楠楠:剪下来还要用胶水贴到盒子上面。

四、设计标记

是直接告诉孩子怎么设计,还是让他们利用已有经验自由去探索?教师选择了后者,让我们来看看孩子们想到的办法吧!

发现问题:

材料准备好了,怎么来设计标记呢?

我们的办法:

宁宁:这个积木看上去小小的长长的,我就画一个小长方形。

澄澄:积木长得什么样子我就怎么画。

凡凡:这个积木是三角形的,我就画一个三角形吧。

宇宇:我不会画,把积木放在上面用笔连在一起。

步步:我画一个圆圆的,还有一个方方的。

皓皓:我画的是大大的长方形,就是最长的那个积木。

硕硕:我画的是像圆圆柱子一样的积木。

妍妍:猜猜看我画的是什么?

晨晨:看我画的这个三角形怎么样?

我们的设计:

五、贴标记

标记做好了,接下来就需要把它们贴到盒子上了。

行动中:

湉湉:在标记反面涂满胶水。

凡凡:三角形积木,我给他贴上三角形标记。

湉湉:弯弯的标记贴在弯弯的积木盒子上。

卿卿:正方形标记贴在装有正方形积木的盒子上。

澄澄:这个是圆圆的像柱子一样的贴在这里。

宁宁:小小的长方形贴在小长方形积木盒子上。

淼淼:标记都贴好了,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吧!

六、盒子另一面

贴好标记后,孩子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从另一边看,盒子上面还是没有标记。他们发现需要在盒子的两面都贴上,才能从任意一边都方便取放积木。孩子们的探索又开始了……

彤彤:我们给这一面贴上积木的照片

涛涛:在照片反面涂上胶水,一定要多涂一点哦。

楷楷:拱形的积木照片贴好了。

澄澄:瞧,我贴的是小小的长方形。

超超:积木照片都贴好了,任务成功。

孩子们又有疑问了:“如果下次其他小朋友来玩,不知道怎么整理怎么办?”孩子们在活动中有自己的想法,愿意把好的方法分享给同伴,能配合协作。通过尝试几种方法,他们决定设计大家都能看得懂的标记,把画好的标记贴在了积木盒子上,另一面贴上积木的照片,相互约定以后每一次都要整整齐齐的。

第三次探索

又到了游戏结束时间……

这个盒子上画的是小长方形,应该放小小的长方形积木。

这个盒子上贴的三角形积木照片,三角形积木应该放这里。

瞧,我们是整理积木小能手。

最近孩子们收拾积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能按积木特征进行分类整理,不仅养成了收拾玩具的良好习惯,还培养了良好的秩序感和责任意识。在一次次的整理收纳中,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帮助他们形成受益终身的整理能力和习惯。

在整理积木活动中,孩子们得到了成长,能想办法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从发现问题——找原因——去尝试——发现未解决——再思考想办法——再尝试——再完善——延伸。老师在旁观察孩子,做好支持者,敏锐地察觉孩子需要,提供材料,做好引导,及时梳理,让孩子在自由安全的环境中玩中学,积累更多的宝贵经验。

延伸:图书角

区域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陆续回到座位,楷楷看着旁边的图书架,大喊“是谁放的图书啊?这么乱”……

图书太乱了,怎么办呢?

淼淼:我们也拿出来重新整理一下吧。

澄澄:我把大书放在一起,中书放在一起,最小的书放在一起。

楷楷:我把大书放在第一排,中间一排放中书,小书就放在最下面一排。

怎样才能知道大书放在哪里呢?

超超:我们一起来做个标记吧。

彤彤:我要设计小草标记。

雯雯:我要画三个气球,一个小气球,一个中气球,一个最大的气球。

超超:我画的是月亮标记。

这么多标记贴哪一个呢?

玥玥:我们来选一选,最喜欢哪一个标记?

雯雯:我最喜欢苹果。

彤彤:我也是。

超超:苹果标记最受欢迎,我们一起给它贴上去吧。

怎么贴标记?

楷楷:大苹果贴在上面表示放大书。

澄澄:标记都贴好了,大苹果表示大书,中苹果表示中书,小苹果就表示小书。

现在我们都学会整理,不会把书放乱了。

孩子们看到图书角的凌乱也会主动要求去整理,责任意识增强了。同时教师挖掘游戏中蕴含的数学价值,鼓励孩子探索不同分类方式,他们将在集体活动《熊妈妈的一家》中获得的关于分类的数学经验,运用到整理图书中,从真实的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数学是有用和有趣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小班阶段是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孩子们收拾整理的良好习惯非常重要。鼓励孩子们自己收拾玩具,从中他们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自我服务能力,还能增强遵守规则的意识,对其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探索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育智慧,结合对幼儿活动中的观察,以支持者的身份不断促进幼儿深入探索,从而促进其良好品质的形成。

在孩子们的一日活动中蕴含着许多数学元素,观察、比较、分类……只要我们仔细去甄别和挖掘,就一定能合理运用生活情境,帮助幼儿积累数学经验,促使其获得更有意义的童年生活。

文/编:刘君吴琼

审核:郁岚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ms/67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