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789682.html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不大有爸爸的参与的。我仔细回忆,只能记起一些零碎的片段。
我的爸爸,脾气十分古怪。在我四岁的时候,曾经跟他的几个朋友去旅游,爬梁山。上山要坐缆车,还有骑马,听起来是有趣的,但那时的我身体差得不行,多走两步都要喘。到了缆车口,一片肃穆的深秋,山脚下孤独地依距着一个老人,他的摊子上摆着一种西瓜球状,一打开就有塑料虫子揺动的玩具。我闹着要买,爸爸说一会儿下了山再买。我不肯。我就在山底下纠缠了很久。说起来那个小玩具至多只是三块钱,为了这个跟我发脾气,我至今也不懂为什么。当时我看到爸爸逐渐上挑的眼角,撑开了平日松垮的挤在眼尾的层层褶皱,那是他发怒的前兆。我心下有些发虚。
最后他厉声道,买了这个就不上山。
我说,不上就不上。
就这样,那个本该属于美好的下午,以我拿着小玩具和爸爸在摊前座位上等大家从山上下来告终。同行的阿姨在车上一直喋喋不休她骑马的经历,还把照片拿给我看。我有些郁闷,但因为买了玩具,难过也就两相抵消了。可是这么多年了,这段记忆在我脑海中却怎么都抹除不了,它始终是深蓝色泛着冷光。以至于我从小对于梁山的名字从来是写成凉山,很大了之后才改过来。
在他年轻的时候,大抵对于为人父母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认知。他对于女儿不大关心,更像是养了个宠物一般,高兴了就逗弄两下。也是在我零碎的记忆中,还有一次放风等的经历。
那个时候天还湛蓝湛蓝的,初春的时候,阳光柔和温暖。城市很小,走在路上,抬头就能看到满天的风筝。本来他是不愿带我去的,但后来不知怎么就松了口。那天阳光很亮很亮,吹出的风却是冷飕飕的。我裏紧了衣服,看着爸爸缠风筝线。他缠得很快,想来应当是个熟手。我看得头晕,就坐到了一边。
没一会儿,爸爸不见了,我有些慌。他再次出现时,手里拿了一瓶绿茶,一瓶红茶。他蹲下,把两个瓶子举到我眼前,让我选。我犹豫了很久,最终拿过红茶喝了一口,又扭头说,你让我尝尝绿的吧!
他大方地递给我,在我被苦得吐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他得逞似的笑了。笑得两条毛茸茸的眉毛连在一起,颧骨堆了满脸。他把我抱起来,用粗硬的胡茬磨蹭我的脸,我被一股烟草混合棉被的气味笼了全身。他不常抱我,但一抱我,总能让我有在冬天被窝里的感觉。我大喊大叫推开他,心里却十分高兴。我记不起有关放风筝的任何细节,却唯独对这一刻念念不忘。那个下午是灿烂的阳光的颜色,被我小心地收藏在脑海里,许多年都难以忘记。
后来等我长大,爸爸留在家里的时间多了,但我却更不大跟他讲话了。我自以为不是个叛逆的孩子,却总是偷偷计算爸爸的分数,再以沉默去应对他给予我的为数不多的关心。
通常我早晨去上学的时候,他还没起。晩上他回来的时候,我己经睡了。同处一室,有时竟好几天也见不到。
与此同时,妈妈和他的关系也在恶化。说来好笑,我的母亲经常出去喝酒到深夜,我的父亲却整天不出门,这与我童年的情景恰好相反。
在我高考前一个月的某个晩上,一点多了,妈妈还没有回来。我因为失眠就戴了耳机在床上听音乐,爸爸很反常的一直在客厅等。快两点了,妈妈终于回来了。果然,爸爸是等着吵架的。他们声音很小,我只得摘掉一只耳机。两首歌放完,我听到砰的一声,有人摔门而去。正想着,突然感到逼近的脚步。我慌忙闭眼装睡,然后是一阵剧烈的揺晃,我看到爸爸板着脸在瞪我。其实我也看不清他的脸,但我想象得出。可以看到的是眼前背光的高大身影,在静谧的黑夜有些骇人。片刻后他开口,说,你起来,我跟你聊聊。我去到客厅,他问我,我要跟你妈离婚,你有什么想法没有?我一时语塞,心里竟然满是遗憾,遗憾是因为我希望刚刚摔门走的是另一个人。他继续数落我妈,把难听的话一股脑发泄给我。我烦的要命。打断他说,我现在不想跟你说这个,无论如何等我高考完吧。他皱着眉头点了点头。我逃似的跑回床上,强迫自己睡着。朦胧间闻到了烟味,起身去关了与阳台相通的窗子。
打那以后,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更不堪了。在我心中他迂腐顽固,连网购这种普及的事物都接受不了。平时我若主动跟他讲话,必然是我和妈妈联合起来,嘲讽他的那些老旧想法。通常是我和妈妈吵赢了,愉悦地看电视。他在一旁的沙发上像个老头那样弓腰坐着,抿着发白的嘴唇,盯着电视里的广告,一言不发。于是我就挑衅的不断换台,像是吹响了什么胜利的号角。
所以当我高考失利,打算复读的时候,对于他的看法是准备直接无视的。当时全家人都反对,主张送我出国,而爸爸是第一个支持我的。他说他这辈子只有一个女儿,想要把所有赌注押到我身上。
我得到了家里最迂腐顽固的人的理解。这个认知让我惊讶。
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爸爸帮我搬家到新学校附近的房子。挂商帘的时候,他爬上了一个很高的台子,宽厚的背影好像没有变。我想起我小的时候贪玩,总想从台阶往下跳,但又实在胆小。每当我跳台阶时,总要抓紧爸爸的手。他的手掌宽大,温暖,潮湿,安全带一样的存在。我总是一再嘱咐爸爸要抓紧,他也郑重得像大人之间谈话那样作出承诺。这时的爸爸会全身用力,臂膀处能看到凸起的肌肉轮廓。这种行为与其说是我跳下来,不如说是他吊着我荡下来。几圈下来,爸爸跳上跳下,满头大汗,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一刻我头脑有些发昏,感到好像有什么地方的阻塞消失了。这些深色的浅色的点点滴滴的片段不断涌现,让我终于拼凑出了我以为不大重要,却陪我走了18年的父亲的完整模样。
“哎,过来扶我一把呀。”
突然的一道声音使我回过神。眼前的高台上就站着那个男人,他挽着袖子,一手锤子,一手抹布,正着急地看着我。
原来他己经不能够像以前那样灵活地自己跳下来了。
于是那一刻起,我的叛逆期结束了。
点评:
从语言文字方面来说,谢晓航同学的这篇文章算不上什么佳作,语句漏洞较多,表达也不算流畅。但这是一篇经过细致的人物分析的人物散文,核心人物是父亲,并且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在文章里面是有转变的,这也是本文的可取之处。
尤其是文章的末尾,“于是那一刻起,我的叛逆期结束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文章作者对自身的总结和反思,具备了相当的自省意识,这是十分难得的。
我们在往届小五班同学的作业中挑选出一些优秀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同时欢迎大家收藏和转发。喜欢本文可以在右下角点赞。
因为是原创,版权为文章作者和小五班所有,请不要私自剽窃,如需转载请联系小五班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ms/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