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

赤子心故园情记新加坡侨贤黄金春先生


中科医院专家 http://ask.bdfyy999.com/

胸怀世界,心系故土,永恒的信念,不倦的眷恋,这就是黄金春先生始终秉承的中华古风;事业辉煌,造福桑梓,这就是黄金春先生这位海外侨胞那绵绵的赤子心,故园情。

——题记

年10月10日,对新加坡侨贤黄金春先生来说,是难以忘怀的一天。这一天,来自故乡莆田的“中华情·兴化缘”演出团,在新加坡宏文学校二楼大礼堂慰问演出,乡音乡韵,一时迷醉了多少多年旅居在新加坡的海外侨胞。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也是海内外侨胞顶礼膜拜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故土以伟大的胸怀和渊博的智慧,孕育着一代又一代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莆阳儿女。黄金春先生的祖籍,就在这片富有传奇色彩的土地上。此地山水风物,时常萦绕在先生梦中,而他拳拳的爱国爱乡之赤子心,故园情,在海外,在故乡,亦传为佳话。

乡思乡梦赤子情怀创业路

黄金春先生年6月出生于印尼,祖籍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淇沪村,时任新加坡辉煌船务管理(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春先生是新加坡航运业巨商,在新加坡有“船王”之称,拥有数十艘万吨轮船,运行东南亚、中国大陆各港口。黄金春先生十分热心社团工作,时任新加坡兴安会馆、新加坡莆中高平公会主席、新加坡福莆仙公会(含福清籍)主席,是我市旅居新加坡莆仙社团的统领人物。

黄金春先生事业有成,乐善好施,赤子丹心,爱国爱乡,回报桑梓,回乡投资,热心公益事业。年被莆田市聘任为第五届政协特邀委员。

大海是纽带,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奋斗的足迹,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莆田人的足迹,他们是五千万海外炎黄子孙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着坚忍不拔、奋发进取的优良传统,不论身居何处,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会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他们更是一个博爱友善的族群,不管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有莆田人的地方,就会听到他们亲切的乡音,就会看到他们与其他民族融洽相处、共同发展的身影,就会看到中华民族的博爱传统在那里一脉相承。黄金春先生是第二代华侨,出生于印尼,成长于新加坡,说起黄金春的创业史,我们还得从他的父辈说起。

话说埭头华侨移居海外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当时莆田“界外底”沿海一带如石城、鹅头、淇沪、汀港等地渔民生活贫困,度日维艰,许多人迫于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这些怀着“淘金梦”的“番客”由厦门坐船出境,初期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印尼摩呵岛、马来西亚马六甲、沙捞越古晋一带,大多为南洋待开发的处女地。黄金春先生的父亲就是这千千万万下南洋的渔民中的一员。

因人地两疏,大都只能从事自己熟悉的捕鱼行业,晒烈日,住草寮,收入低微,况且寄人篱下,生活相当不易。第一代华侨谈起当年创业的艰辛,无不感慨万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批华侨经过自己的多年努力在居住地站稳了脚跟,并积极融入主流社会,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他们及其后裔大多加入所在国国籍,于是陆续有唐山(侨胞对祖国的通称)亲友前来投靠。受战乱影响,原先在印尼摩呵岛捕鱼的埭头华侨大量涌向新加坡,成为今日新加坡兴化“界外人”的主体。几十年来,在异国他乡的艰苦环境中,海外华侨以中国人特有的勤劳节俭、吃苦耐劳精神,栉风沐雨、团结一心,和所在国人民一起辛勤开发和建设居住地,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繁荣。

黄金春先生的父辈离别故乡,远渡重洋,来到陌生的国度,面对莫测的未来,从一无所有中,努力奋斗,开创充满希望的新生活。这就是千千万万海外侨胞不平凡的人生之路,历经坎坷与磨难,他们的成功更加光彩夺目,令人崇敬。虽不是生于斯长于斯,但父母口中念叨的唐山、兴化、埭头、淇沪……这些地名,从小深深烙印在黄金春先生的心中。

辉煌船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船运舰队,属下有数十艘货运轮船。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创业故事,所谓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对黄金春先生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黄金春先生的辉煌船务管理(私人)有限公司于年自兄长的三达集团独立出来,继续经营油轮业务,经过近二十年的精心经营,其轮船业务遍及东南亚、中国各地。黄金春先生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的典型商人,他历经艰辛,艰苦创业,在艰难情况之下,仍不懈努力奋发进取。他对自己粗茶淡饭,克勤克俭,勤奋工作,创设新加坡辉煌船务管理(私人)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从事海上航运,业务蒸蒸日上,终于事业有成,树帜海外,并积极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出谋献策,堪称楷模。黄先生的事业可说是我莆仙儿女旅居海外,从陆上交通业方面超越,从而实现了向海上进军的大成就、大飞跃。

黄金春先生在新加坡航运业界里,是一位深懂抢先机的海上航运巨头。他有一股刚毅勇为的特质,个性特别明显,工作能力超人。说黄先生是一位中华文化孕育下的杰出人物并不为过,因为别人尚未想到的航运事业,他率先去经营,这就是抢先机。一旦抢得先机,他就一直顺利领先,并不断地发展。

辉煌船务管理(私人)有限公司的兴起以及蓬勃发展,靠的是天时、地利及人和等有利条件。集团创业时,目标、方向正确,经营有方,巧遇“石油危机”,这是天时。在亚洲国家中,和新加坡邻近的印尼、马来西亚及文莱都是石油生产国,也是油盟成员国。新加坡又是世界上著名的石油公司的提炼中心及分配的港口,这是集团经营石油的地利。故此,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许多著名的船务公司,都是其顾客。由于集团对此行业经验丰富,驾轻就熟,服务周到,顾客都非常满意,关系非常好,这是人和。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条件,集团的船务、航运业的蓬勃发展及成功是必然的。辉煌船务管理(私人)有限公司不断购置大批轮船,黄金春先生充分发挥其领导才华,成为当时新加坡海上航运数一数二的群伦巨商,证明他确是一位抢先机的商家。社会各界皆认为其前途似锦,当可臻于最高峰。

黄金春先生身在海外、心系故土,他从不忘如何能为家乡出点力,多帮帮家乡的父老乡亲。油轮船员从老家招工,解决了沿海劳动力出口问题,摆脱贫困,船员回乡后,借助这第一桶金,开店,开厂,从而走上致富的人生道路。刘伟明回乡后用在新加坡赚的钱作为本金,开了面包专卖店,一家人其乐融融。说到在新加坡当船员的生活,他笑呵呵地说:“工作上,颇为轻松,就是生活上,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容易让人枯燥,还好每当逢年过节,老板都会按家乡的习俗,给船员过节。端午节,吃螺吃煮成黄色的蛋,取意一生光滑滑、平安顺当。在中秋节,吃兴化炒米粉、芋头,吃月饼,喻意一年又一年顺顺利利。家乡的味道在海外一样浓厚,有一种家的温暖与感动。”黄金春先生及许多海外侨胞,为家乡为乡亲,做出了贡献,拳拳赤子心,悠悠报国情,让人钦佩。

黄先生品德高尚,博得社会赞誉,其事迹有口皆碑,深得人心。黄金春先生的成功,实乃莆仙海外乡亲的骄傲。

乡情乡谊故园情深乐捐献

黄金春先生是新加坡福莆仙富豪,是莆中高平名人。虽然事业庞大,而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宽以待人,富而不骄,心地善良,彬彬有君子风度,诚毅处事,毫无傲气,平民化作风,在同乡友谊方面,赤心可表,众望所归,备受福莆仙同乡爱戴。

黄金春先生非常热心社团工作,时任新加坡兴安会馆主席兼莆中高平公会主席、福建会馆理事、平社永久名誉会长、福莆仙永久名誉会长、宏文校友会名誉会长等职。

屹立于新加坡陶纳路的宏文学校新校舍能顺利落成,黄金春先生居功至大。

年,这所由兴安会馆创办的小学,因一时无法筹足万元租赁地段和新校舍兴建费,一度陷入困境,差一点就得把办校权交还给政府。宏文学校由新加坡兴安会馆于年成立的那年开办,以培养同乡子弟及附近的儿童为任。由于在课业和课外活动方面皆有杰出表现,年,宏文学校被新加坡遴选为全国15所特选学校之一。学校办学特色突出中华文化,实行华文与英文的双语教学。物换星移,人事几番更新,但新加坡兴安会馆及海外华人,始终本着“诚、毅、勤、俭”的校训,始终坚持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品性的修养,加深乡情乡谊的办学理念,为学校的变迁发展付出大量的心血,对中华文明传承的爱国情怀始终不渝。

所幸的是,在黄金春先生捐献50万元带动下,校友和热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黄先生和家属共为宏文学校建校基金捐资万新元。宏文学校最终筹得多达万元的经费,新校舍才得以按照计划兴建起来。

黄金春先生不曾在宏文学校念书,他当初只是本着兴化人和爱护兴安会馆创建的学校的坚定信念,率先作出巨额捐献。后来,他又再捐献55万元充作建校基金,总共捐献万元,是宏文学校最大捐助者。

在莆中高平公会于年举行的60周年晚宴上,荣誉主席林恩强响应黄金春的号召捐献了50万元,后来印尼富商陈江和及校友郑耀楗,也同样捐献了50万元。

担任宏文学校校长10年之久的胡春河,在受访时对兴安会馆、校董、校友和热心人士慷慨捐款助校,深表感激。他说:“他们的慷慨捐助,使得学校很快就筹得所需的建校经费,也就是因为这样,全校师生不必忙于筹款,可以专心教书和念书。”

建设在陶纳路的宏文新校舍,是中华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建筑物,和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方向和谐一致。后来,学校把华乐古筝、笛子、中国象棋、围棋、书法、中国水墨画、武术等,编入小一到小五的课程里。同时举办华语讲故事比赛等,促进了华语的传承。

黄金春先生说,能以文化艺术让学生修身养性,从中探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国家培养双文化的幼苗。作为特选学校,发扬中华文化是我们海外侨胞的使命。

新加坡《联合早报》以“历经风雨,克服万难,新加坡宏文学校9月18日将热烈庆祝创校90周年”为题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如今,作为特选学校的宏文学校,一如既往发扬优良传统,为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乡情乡谊作出贡献。

黄金春先生自年出任莆中高平公会主席后,即着手整顿会务,并和荣誉主席林恩强在兴化人早期聚居区附近合资购买3层楼新会所大厦,时值新币万元,深受新加坡莆籍乡亲的好评,尤其是埭头、忠门、北高、平海等沿海侨民的好评。

黄金春先生对慈善事业,不遗余力。年5月,中国四川发生大地震,他捐献将近2万元赈灾。

年华似水涓涓逝,故士情思日日深。先生也非常热心家乡的建设,年落成的莆田市秀屿区侨联大厦“宏恩楼”,是他捐资人民币万元兴建的,慷慨解囊之精神,桑梓留芳。

由于热心社区活动,年,黄金春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PMB)。他的优良风范,将永载史册,令人景仰。

说到黄金春先生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家乡各方面建设的事迹,我们还得提到以下几件事。

黄金春先生第一次回故乡,如同游子来到母亲的怀抱,看着父母口中描述的石头屋,海蛎壳镶嵌的外墙,听着呜呜吹着的海风,看着白鸭子、屋前种着青菜,门前晒着紫菜,故乡是这样原始,而又春意盎然,生机勃发。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喝着家乡的水泡出的茶,黄金春说不出的高兴,听着上辈人说起父母,那纯正乡音,遂想起父母平素的谆谆教诲,你的根在中国,你是埭头的儿子,黄金春找到当地有关部门,表示乐意为家乡贡献一些力量。

乐善好施,心怀慈悲,看到家乡人民需要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医疗条件需要不断改善,黄先生秉承传统美德,为大众广植福田,捐赠莆田十一中即原称为埭头中学的学校、埭头卫生院、医院各50万元。

黄金春先生有儒家之风,旅居海外,特别推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风尚。每年春节,给淇沪村60岁以上老人各元压岁钱。一砖一瓦总关情,礼轻情义重,细水长流,尊老行为起了楷模作用,尊老敬老爱老,成为当地百姓竞相奉行的行为。

黄先生认为支持教育是一项长远事业,现在播下种子,日后总会开花结果。教育的影响将跨越世世代代。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对家乡的中学和小学,赞助学生校服。对于家境困难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也给予资助。

海外侨胞在支持家乡建设的同时,还经常回乡寻根谒祖,回国观光旅游,相关部门都给予热情接待,并主动帮助他们以及国内的眷属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侨胞身在海外深深感受到故乡的温暖。华侨第二代、第三代通过寻根访祖,对祖国、对家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年5月份,黄金春先生率领访问团回乡考察访问,访问团先后访问了莆田学院、秀屿区侨联,游览了九鲤湖、湄洲岛、南少林、广化寺、工艺美术城、东岳观等景点,观赏了两场莆仙戏表演。旅居海外,乡音始终是最亲切的,年10月在新加坡宏文学校礼堂举办的“中华情·兴化缘”演出,至今让黄金春先生记忆犹新。他们观看了莆仙戏《妈祖传奇》,这位海上和平女神的故事,妈祖救助渔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让观者佩服有加。黄金春先生一行,在本土文化中,发现寻根意味,看完全剧,拿出红包,特意感谢演员。

莆田的发展变化给访问团留下深刻的印象,黄先生说,考察沿途看到一座座现代化大厦、工厂拔地而起,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四通八达,百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家乡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我们对家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坚信通过全市上下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家乡一定会更加美好。

黄金春先生对大海有着深厚的感情。秀屿是一片向大海尽情延伸的土地,更是一种力量与希望的象征,做活海文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秀屿区木材加工区,黄金春先生投资建成德莱克木材加工厂,消防第一家到位,厂房出租,筑巢引凤。黄金春先生带给故园第一次大的改变是劳动力输出,解决了许多家庭脱贫致富,第二次改变是回乡支持家乡办实业,旨在通过自己及侨胞的努力,一起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年,经莆田市侨联牵头、协助,新加坡侨胞黄金春先生促成新加坡宏文学校与莆田市实验小学、荔城区麟峰小学友好结对,双方互派教师和学生,前往对方学校交流学习。同学们互赠礼物,赠予新加坡来的同学中国脸谱和中国结,新加坡同学赠送中国同学新加坡的标志物鱼尾狮,加强民族感情,友谊交流,来华同学的中华文化浸濡之旅让他们对祖国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热爱。正像一位诗人说的——这是一脉相承的流动,把古老的薪火带到更远的地方,这是生生不息的联系,用不朽的允诺战胜了弯曲的时光,永远也抹杀不了,永远也切割不断。

这就是海外侨胞黄金春先生那血浓于水的赤子心,故园情。

乡音乡韵融合侨胞凝聚力

正因为黄先生乐于奉献,他具有振臂一挥融合各方凝聚力的魄力。

说到黄金春先生,旅居新加坡华侨无不赞赏有加,故乡莆田的人民也是赞不绝口。年10月10日这一天,宏文学校二楼大礼堂里,嘉宾云集,观众爆满。环顾四周入神看着演出的宾客及同胞,坐在观众席上,黄金春先生欣慰地笑了。这一次演出,经过他多方努力,得以成功举办;这一次演出,是新加坡的莆田籍乡亲初次尝试联合举办这个活动,旨在让海外的乡亲更多地了解家乡的艺术发展、经济腾飞以及各个领域令海外游子自豪的变化,同时也把家乡的文化艺术事业传播到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

炎黄子孙历来重视宗乡情谊和文化传承,海外的每个乡亲也自觉肩负着发扬光大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中华情·兴化缘”艺术团的节目,承载着这样的传承和使命。《庆佳节》乐曲以妈祖圣会为题,集莆仙民间十音、八乐、大鼓吹之精华,渲染出人如潮乐如潮、潮潮涌动的喜庆佳节的热烈氛围。同时,再结合莆仙民间舞蹈,体现妈祖赐福的主题:《兰溪雅叙》以娓娓动人的音乐叙事让人们尽情领略木兰溪畔旖旎秀丽的风光音韵;《默娘之歌》《相聚在妈祖的故乡》《莆田进行曲》等等,每一个节目都饱含着“中华情·兴化缘”那浓浓的故乡情愫。

节目正进行到莆仙戏《春草闯堂》抬轿选段,这出戏选自故乡著名的剧作家陈仁鉴先生改编的《春草闯堂》,由国家一级演员、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少媛女士和搭档表演的妙趣横生的折子戏“抬轿”。那俏皮幽默的表演,博得阵阵热烈掌声。黄金春先生随着古老的莆仙戏曲调,不由地跟着节拍,欣喜地几乎要跟着哼唱起来。他仿佛又一次听着阿爸阿妈的话语,故乡莆田的莆仙方言,是那样富有特色,外人很难学好,觉得无异于外文,奇怪难懂,不如闽南话那么广为传播,但也正因为小众,每每听到莆仙方言,黄金春先生忍不住心潮澎湃,父母拳拳的挚爱,那浓浓的乡音勾起了思乡情怀。这思乡情怀,有时就寄托在故乡的莆仙戏唱词音韵中。

黄金春先生了解到,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琴挑》《春草闯堂》《秋风辞》《状元与乞丐》《江上行》等优秀剧目誉满全国剧坛。黄先生家里收藏了一些莆仙戏的经典唱片。

这一回成功地举办演出,意义非凡,体现了一个侨贤胸怀祖国,团结侨胞,融合凝聚力的人格魅力。正如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大会主宾朱琦博士在献辞中祝贺这次演出——欣闻新加坡兴安会馆、莆田会馆、莆中高平公会、福莆仙公会联合邀请福建省莆田市“中华情·兴化缘”艺术团南来慰问演出,又恰逢新加坡莆中高平公会62周年、福莆仙公会60周年会庆,十分高兴。

乡音乡韵,是人类朴素美好的情感寄托,也是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重要纽带。新加坡的文化,即是从这些宗乡文化与本土乃至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形成的。贵会馆历来重视乡情乡谊,积极推动中新两国之间的宗乡交流,体现出难能可贵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星光闪烁的这个夜晚,给各位来宾带来了至爱至美的享受。演出结束后,观众们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仅是献给演出团的演职人员,也是献给为演出作出多方努力的华侨领袖。“中华情·兴化缘”演出的空前场面,时常回放在黄金春的脑际。莆田故土是大家共同的家,“中华情·兴化缘”演出是弘扬中华文明的一次尝试,一个里程碑。此次演出,海内外情感得到交流,海外乡亲的爱国心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中华情·兴化缘”演出团的带队及成员对黄金春先生印象深刻,时隔3年,提起黄先生及那次演出,仿佛是昨天的事。黄金春先生朴素、低调,为人谦和,走在大街上,和普通的华人没有差别,不像老板,倒像乡邻普普通通的农家兄弟。黄先生至今保持大海儿子淳朴厚道的处事风格,作为负责人,安排的相当周到,亲自到机场迎接,指挥舞台部署,对于全体演员的食宿关怀备至,早上,偕同夫人亲临宾馆问候家乡客人,带来水果及水果刀,让大家身在异乡,宾至如归。尤其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黄金春先生还安排全体演职人员参观领事馆,充分体现他作为侨领的影响力、凝聚力。

胸怀世界,心系故土,永恒的信念,不倦的眷恋,这就是黄金春先生始终秉承的中华古风;事业辉煌,造福桑梓,这就是黄金春先生这位海外侨胞那绵绵的赤子心,故园情。

莆田侨乡时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作者:韩冰

编辑:吴芹芹

编审:郑育俊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ms/117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