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

埃及投资营商环境报告


08-03

一、地理位置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三十位,94%国土为沙漠。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西与利比亚为邻,南与苏丹交界,北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公里。尼罗河纵贯南北,全长公里,在埃及境内长公里。

按自然地理,埃及可分为4个主要部分: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地区地表平坦,开罗以南通称上埃及,以北为下埃及,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西部的利比亚沙漠是撒哈拉沙漠的东北部分,为自南向北倾斜的高原,面积约为67.1万平方公里;东部阿拉伯沙漠,西至尼罗河河谷东到红海滨,黄金、煤炭和油气资源丰富,面积约为22.5万平方公里;西奈半岛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沙漠,南部山地有埃及最高峰圣卡特琳山,海拔米,地中海沿岸多沙丘。埃及首都开罗属于东2区,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

二、行政区划

埃及划分为27个省、8个经济区,每个区包括一个或数个省。

埃及首都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14公里处,北距地中海公里,是埃及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开罗省、吉萨省、盖勒尤比省组成的大开罗区,人口约万(年),是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世界第十六大都会区。古埃及人称开罗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开罗叫做“卡海勒”,意为征服者或胜利者。

主要有亚历山大、塞得港、沙姆沙伊赫。

(1)亚历山大:埃及和非洲第二大城市,埃及和东地中海最大港口。位于尼罗河口以西,距首都开罗约多公里。公元前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埃及后建立此城,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亚历山大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是埃及的夏都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地中海新娘”。亚历山大是古代和中世纪名城,地中海沿岸政治、经济、文化和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至今仍保留诸多名胜古迹。今日的亚历山大是埃及的交通和工业中心之一。

(2)塞得港:埃及主要港口城市之一,地处非洲和亚洲、地中海和红海的交接点。年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而修建,以当时派驻的总督塞得帕夏的名字命名。

(3)沙姆沙伊赫:位于西奈半岛南端,历史上曾长期无人居住,年至年被以色列占领,年根据戴维营协议归还埃及。沙姆沙伊赫是著名的热带海滨度假胜地,每年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观光度假。近年来,在沙姆沙伊赫多次举行重要的和平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0-1年和平之城奖”颁发给沙姆沙伊赫,以表彰这座城市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的特殊作用。9年11月8日至9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沙姆沙伊赫成功召开。

三、自然资源

埃及97%的水源来自于尼罗河水,降雨量每年约为18毫米。埃及与苏丹分别于年、年签订尼罗河水资源分配协议,规定尼罗河每年大约亿立方米水量中,埃及使用亿立方米,苏丹使用亿立方米,剩下亿立方米计作蒸发流失。目前年用水需求为亿立方米,实际可用水量为亿立方米,其中亿立方米来自尼罗河水,其余来自深层地下水、海水淡化和少量降雨等。埃及人均用水量不足立方米,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用水标准(0立方米),属于“缺水国家”。为弥补供水不足,埃·及加大对农业用水的再利用(达亿立方米),并加大对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的利用(达65亿立方米)。灌溉用水占埃及用水量的90%。

据英国石油公司(BP)《世界能源统计》,截至年末,埃及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位居非洲国家第六位和第三位。其中,探明石油储量为31亿桶(4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2.1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0.2%和1.1%,储采比分别为12.3%和32.9%,根据有关媒体报道,埃及近几年在地中海海域接连发现几个储量较大的气田,比如祖哈尔(Zohr)气田探明储量高达亿立方米,以及储量可观的Noor、Atoll等气田。另外,已探明磷酸盐储量约70亿吨,铁矿0万吨。此外还有锰、煤、金、锌、铬、银、钼、铜和滑石等。

四、投资吸引力

年6月塞西当选总统以来,结束了埃及的政治动荡,政局趋于稳定;在经济上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蓝图,力推新首都、铁路和能源建设等国家级大项目,着力吸引外资和促进私人投资,经济状况逐步好转。年3月,塞西连任成功,各项经济政策得以持续推进,短期内,宏观经济和投资环境将向好发展。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埃及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年11月埃镑浮动汇率改革对埃及经济发展战略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导致国内消费市场骤然萎缩;另一方面,埃镑大幅贬值刺激了出口,拉动了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年以来,埃及政府紧锣密鼓地推出一系列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顶层设计方面,建立了由塞西总统直接领导的最高投资委员会;成立由马德布利总理领导的部级投资协调委员会;年12月内阁进行改组,投资与自由区管理总局(GAFI)脱离原“投资与国际合作部”后成为独立部门,直接向总理负责,并通过其下辖的投资者服务中心(ISC)提供一站式投资服务,不再设立专职投资的部委;赋予工业发展局(IDA)独立公共经济实体地位和自主制定工业发展政策的权力等,逐步消除政出多门的弊病,促进注册、审批便利化;法律方面,出台并修订《投资法》《工业许可法》《破产法》,修订《公司法》《所得税法》等法律,健全覆盖企业设立、运营、退出全生命周期的法律体系;园区建设方面,新设“黄金三角”经济特区、Nuweiba自由区等投资园区,提高投资承载能力;市场准入方面,通过颁布一系列法案,向私人资本开放天然气销售、电力、铁路建设等垄断领域。年1月,原埃及投资与国际合作部与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签约,请其按照最佳国际实践经验,研究改善埃及投资环境的政策措施。

埃及的投资优势如下:

(1)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北面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西南部直通非洲大陆腹地。苏伊士运河是联通欧亚的航运生命线,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埃及还拥有与欧、亚、非各国相连的海运、空运航线,以及同周边非洲国家相连的陆路交通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2)优越的国际贸易条件。埃及于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积极参与各种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目前已加入的区域贸易协定主要包括:埃及-欧盟伙伴关系协议、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协定、非洲自由贸易区协定、(美、埃、以)合格工业区协定、东南非共同市场、埃及-土耳其自由贸易区协定等,根据这些协定,埃及绝大部分产品向协定地区国家出口享受零关税的自由贸易政策。

(3)充足的人力资源。截至年5月,埃及人口超过1亿,是中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是非洲第三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十分充裕,25岁以下人口占比52.4%(年6月),劳动力万(年12月)。埃及的低端劳动力和高端劳动力并存,整体工资水平在中东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很有竞争力。埃及年轻人的英语普及率相对较高,拥有相当数量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超过30万。

(4)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埃及拥有大量未开发荒地,价格低廉,上埃及等欠发达地区甚至免费提供工业用地。石油天然气资源不断有新发现,地中海最大的祖哈尔气田投产后,埃及已再次实现天然气出口。此外,还拥有较为丰富的磷酸盐、铁矿、石英矿、大理石、石灰石、金矿等矿产资源。

(5)充满潜力的国内市场。埃及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第三人口大国,国民消费意识较强,国内市场规模大。同时,消费结构两极分化严重,不仅存在大量处于基本生活消费阶段的低收入人群,还拥有可观的已进入享受消费阶段的高收入人群。世界经济论坛《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埃及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个国家和地区中,“市场规模”指标排名第23位,为中东、非洲地区第一位。

(6)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埃及拥有近18万公里公路网,基本连接全国大部分城镇乡村,年新增公路里程公里。有10个国际机场,开罗机场是非洲第二大空港。拥有15个商业港口,泊位个,年货物处理能力2.34亿吨。此外,拥有超过万千瓦(年6月)发电装机容量,发电能力在非洲及中东地区居首位,并实现可观的电力盈余和出口。整体上,埃及基础设施虽面临老旧的问题,但就整个非洲而言,仍属较为完善。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年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埃及在个国家名列第93位。从分指标看,埃及最大进步在于行政效率和产品市场,两者同比分别提升20、21位。行政效率方面主要得益于埃政府为保证投资者信心,着力提升了政府服务和管理、法律体系和争端解决效率。

根据《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埃及在全球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名。跨境贸易、税负、履约能力均排在名以后,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OECD于年2月将埃及国家风险评级分类由6级提升为5级,并指出埃及在推进经济可持续性改革、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努力获得普遍认可。

(2)年2月,非洲最大的企业和投资银行南非兰德商业银行(RandMerchantBank)公布《年非洲投资指南》,埃及连续3年蝉联非洲最佳投资目的国。

(3)德勤(Deloitte)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中,埃及列第37位。

(4)年2月,耶鲁大学发布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排名,埃及位居第66位;在16个阿拉伯国家中,埃及排名第6位;在非洲国家中排名第4位。

(5)年3月,中东金融机构EFGHermes问卷调查显示,有39%参与调查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代表认为埃及将是年中东北非地区(MENA)表现最佳的市场,其次为沙特、阿联酋等国。该机构认为,经济快速发展、有利的人口条件以及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中产阶层的涌现,是支撑埃及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6)世界银行报告《联结与竞争:全球经济中贸易物流》显示,埃及在年物流绩效指数(LPI)排名中列第67位。

(7)美国著名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全球离岸服务目的地指数(GSLI)”排名中,埃及位居中东及非洲(MEA)服务接包国之首,在世界5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4位。埃及的金融吸引力指标因实行浮动汇率而排名最高。埃及每年有30万毕业大学生,其中10%是信息技术专业或与外包服务相关专业学生,成为发展离岸服务的重要优势。

(8)年1月,中东风险投资机构MAGNiTT发布报告称,该机构监测数据,埃及年创业企业数量增长7%,增速位居中东各国首位,融资金额占比22%,仅次于阿联酋。

(9)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年世界发展报告—工作性质的变革》。在人力资本指数指标方面,埃及得分为0.49,在个国家中排第位。该指标用于衡量“该经济体所有劳动力中,可获得完整的教育和全面健康的劳动力比率”。

五、宏观经济

年3月,塞西总统成功连任,年4月,修宪案通过,塞西总统任期理论上可延长至年,有助于埃及政局长期稳定,有助于政府制定的各项改革政策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国家重大项目将得以继续顺利推进,将对经济发展发挥强大引领作用。埃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经济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投资与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外汇储备、吸引外资水平、工业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不断增强,旅游业恢复强劲,政府还采取一些积极举措缓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盟以及阿拉伯地区各国对埃及慷慨解囊,对埃及经济改革给予积极评价,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对埃及发展也鼎力支持。但埃及经济依然面临政府效率不高、人力资源质量较低、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等所导致的产出较低等问题,亟需通过提升行政治理效能、增加医疗教育开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手段促进经济潜能发挥。IMF于年4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崩盘的严重冲击,埃及是年中东北非(MENA)地区唯一有望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和年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0%和2.8%。

/财年,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正项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分别占GDP的比例为17.7%、90.6%和17.5%;占GDP负项的进口占GDP比例为25.8%。上述项合计%。其中,投资占比创5年来新高,贸易赤字率下降2.2个百分点,消费占比下降3.2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内生动力有所提高。

埃自年11月3日实行浮动汇率。截至年5月,美元兑埃镑汇率在1:15.76左右,埃镑近两年来走势比较坚挺。

/财年政府支出总规模为亿埃镑,总收入为亿埃镑,净政府金融资产收入19亿埃镑,赤字亿埃镑,赤字率为8.1%。/20财年预算赤字率为7.2%,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需要临时增加政府支出,可能对达成该预算目标产生不利影响。

外债方面,根据埃及央行最新数据,截至年年底,埃及外债达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30%。按照截至年9月外债规模亿美元计,从合同期限(original

maturity)看,短期外债为亿美元,占外债总额的10.1%;中期外债为亿美元,占13.8%;长期外债为亿美元,占76.18%。从剩余期限(residualmaturity)看,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的25.5%,中长期外债占74.5%。

从债务人看,政府债务为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53.8%;中央银行负债为亿美元;银行业债务额为92亿美元;其他债务约为亿美元。

从债权人看,国际机构持有亿美元,其中国际货币组织亿美元、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亿美元、欧洲投资银行31亿美元、非洲发展基金和非洲开发银行29亿美元。阿拉伯国家持有亿美元,其中沙特阿拉伯占8.3%,是埃及最大的债权国,阿联酋占8%,科威特占5%。巴黎俱乐部五国持有亿美元,其中德国32亿美元、日本25亿美元、英国20亿美元、法国15亿美元、美国12亿美元。中国持有埃及外债62亿美元。内债方面,根据埃及中央银行统计数据,截至年9月底,国内公共债务总额为亿埃镑,占GDP的66.8%。其中,政府债务为亿埃镑,占87.4%,其次是公共经济部门(6.0%)和国家投资银行(6.6%)。

截至年4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标普对埃及主权信用评级分别为B2和B/B,展望均为稳定。截至年11月,惠誉对埃及主权信用评级为B+,展望为稳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埃及政府将其截至年6月(即/20财年)的GDP增长预期从5.6%下调至5.1%。埃及计划和经济发展部表示,预计/20财年第三季度(即年1-3月)的增速将放缓至5.0%,第四季度(即年4-6月)降至4%,而/20财年上半年的增速则为5.6%,其增速低于年度预算目标的6%。通货膨胀方面,受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埃及通货膨胀率有所上涨,埃及中央公共动员与统计局(CAPMAS)年5月10日公布,埃及的年度城市通货膨胀率(annualurbaninflation)从3月份的5.1%上升至4月份的5.9%,整体通货膨胀率(annualheadlineinflation)从4.6%上升至5.9%,年4月为12.5%。另外,埃及中央银行(CBE)计算的每月核心CPI通胀在4月录得1.0%,而3月为0.4%。因此,4月份的年度核心通货膨胀率(annualcoreinflation)达到2.5%,而3月份为1.9%。失业率方面,埃及年第一季度失业率为7.7%,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年4月失业率上升至9.2%。利用外资方面,CBE副行长拉米·阿布尔·纳加年5月11日表示,自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外国投资者已从埃及撤出亿美元,资本外撤在三月份达到顶峰,然后在四月份有所缓解。

进出口方面,年2月份贸易逆差为19.5亿美元,与年同期的40.1亿美元相比下降51.4%。出口金额为26.9亿美元,同比增长3.3%。进口金额为46.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9.9%。年一季度,埃及的非石油出口总额为67亿美元,同比提高2%;进口总额为亿美元,同比下降24%。因此贸易赤字缩小了45亿美元,金额同比下降39%。

六、重点/特色产业

埃及是非洲地区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油气工业是影响埃及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占GDP总值的13.6%。据BP《世界能源统计》,截至年底,埃及石油储量为32亿桶(4亿吨),居非洲第六位,占全球总量0.2%;天然气储量2.1万亿立方米,居非洲第三位,占全球总量的1.1%。主要储量分布为:西部沙漠地区占40%左右;地中海地区占25%左右;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占15%左右;其它产区包括苏伊士湾、东部沙漠、西奈及上埃及地区。埃及油气管理体系是在埃及石油和矿产部统一领导下,由埃及国家石油公司(EGPC)、埃及国家天然气公司(EGAS)、埃及南部石油公司(Ganope)、埃及炼化公司(Echem)等单位组成。其中EGPC主要负责石油板块的协议签署、成本回收审核以及勘探开发管理等,EGAS负责天然气板块的协议签署以及勘探开发作业管理等,Ganope负责管理北纬28度和22度之间地区的所有上下游油气生产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作业许可审批、工作计划和预算审批,日常作业的监督管理等。埃及油气产业链的上游环节高度对外开放,油气投资环境友好。投资埃及油气的外国石油公司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在背景、规模上的多样性明显。从-年4年里,外国公司在埃及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投资达亿美元,其中燃料和能源领域占埃及国内生产总值的27%。截至年底,在埃及从事油气上游业务的石油公司共有62家,其中外国石油公司51家,约占总数82.3%,主要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荷兰、德国、希腊、俄罗斯、阿联酋、科威特、中国、日本等国。

埃及将油气勘探作为发展油气行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每年都举行勘探区块招标。为鼓励投资者加大在埃及石油勘探领域的投资,埃及石油和矿产部改进了勘探协议,为投资者和埃及双方带来共同利益。埃及炼油能力居非洲大陆首位,现有8座炼油厂,炼油能力75.8万桶/日,产出58.6万桶/日。年9月意大利埃尼公司在地中海发现祖哈尔(Zohr)气田,储量约30万亿立方英尺(约亿立方米),是目前地中海最大的气田,此后陆续又发现了三个较大气田。

年埃及创下了历史油气最高产量万吨,同比增长7%,其自产天然气已能满足国内需求,而石油产品自给率只有84.6%。埃及制定了石油天然气工业现代化工程,主要任务就是挖掘石油行业的全部潜力,作为埃及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实现财务可持续性增长,成为地区油气中心;其包括上游投资拉动、石油行业结构性改革、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下游升级以及提高能源效率、油气能源中心战略以及决策支持和数据流应用等内容。可以预见,此项现代化工程不仅给石油工业带来巨大影响,同时也会给整个埃及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一方面通过投资驱动提高经济增长,同时增加生产效率和减少成本,大幅减少财政赤字以及增加外汇供给,确保埃及能源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一项伟大工程就是将埃及发展成为区域型油气集散地战略中心,立足地中海东部天然气大发现,在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苏伊士湾原油长输管道、阿拉伯天然气长输管道、埃及以色列天然气长输管道、液化天然气(LNG)出口终端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管道仓储、油气码头的新建力度,夯实埃及基础设施比较优势,联合以色列、塞浦路斯,供给国内、西亚北非以及欧洲市场,由一个石油枢纽发展为涵盖石油、天然气、油气制品的区域型油气集散地。目前,已有21家中资企业参与埃及石化行业开发,涵盖石油石化全产业链,涉及勘探开发、石油工程服务、装备制造、物资贸易和炼化工程等领域。

埃及有非洲最大的棉花和纺织工业集群,从棉花种植到纺纱、织布直至成衣制造均可生产,产业链较为完整。在成衣制造方面有较强的能力,织布和印染环节相对较弱,需大量进口。埃及目前约有7千多家纺织企业,其中90%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约万人,占全国工业就业人口的三分之一,纺织业占GDP比重约3%。年埃及纺织品(含成衣制造)出口额约32.4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0.6%,主要出口市场为欧洲和美国,其中,美国、土耳其、意大利市场分别占其纺织品出口的比例为34.0%、11.7%和6.6%;进口额达到43.8亿美元,包括成衣、纺纱、其它纺织品等。

据了解,目前纺织企业普通工人每月工资约0-埃镑,高级技术工人约-埃镑,目前工资上涨速度较快。有家企业享有合格工业区(QIZ,见3.5)政策,向美国出口免税产品。GAP、PierreCardin、MarksSpencer等知名品牌在埃及均有设厂。埃及的私人纺织工业非常活跃,特别是在纺织下游的家纺和成衣制造,利用低价生产成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众多便利的多、双边贸易安排,为美国、欧盟和阿拉伯国家市场生产和出口国际品牌服装和纺织品。而埃及国有纺织工业运营步履艰难,3家最大的纺织公司90%的订单来自军方。沉重的债务负担、老旧的设备和僵化的劳工政策使其无法与进口产品和私营企业竞争。

埃及东方纺织公司(EgyptOrientalWeaversCarpetCompany)是世界上最大的机织地毯生产公司,年生产量达1.1亿立方米。其产量占埃及市场份额的85%,占美国地毯市场份额的25%,欧洲市场份额的20%。

年3月,国际劳工组织(ILO)将埃及从“BetterWorkProgramme”黑名单中剔除,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埃及纺织企业明显改善了劳工待遇。解除禁令后,埃及纺织企业可与迪士尼、HM、GAP等国际服装成衣品牌开展直接合作。近年来,中国纺织企业对埃及市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xw/94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