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

大同杯获奖名单各区县实力对比


大同杯物理竞赛名单出炉!

获奖的同学,大家都是整个上海市物理方面的精英,再次恭喜!没有获奖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路,任何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严老师是学理工科的,相信数据,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大同杯历届获奖名单后隐藏的一些有意思的信息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学校统计名单:

由上表可看出,今年共有29所学校共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15人,二等奖46人,三等奖83人,总计共人。那相比于前几届今年获奖人数如何变化呢?

如上图所示,可看出今年获奖人数(人)相较于去年(人)有较大幅度增加,主要是三等奖人数增加了约20人。

看完获奖总人数的变化,我们再来看看各个区县获奖人数的变化:

从这张图上最明显能看到的是徐汇区一枝独秀,静安次之,杨浦紧接其后。由于这张图区县较多,看起来有点杂乱。下面我们把这13个区县做一个分类如下:

中心区:虹口、黄埔、静安、普陀、杨浦、徐汇、长宁

近郊区:宝山、浦东、闵行、嘉定

远郊区:松江、青浦、奉贤、金山、崇明

ps(卢湾并入黄埔,闸北并入静安)

首先,严老师感慨一下,就算是在教育资源的数一数二的上海,各地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资源差距。中心城区得天独厚,占据了最好的资源,因此各类竞赛成绩也是最好的,远郊地区每年获奖人数寥寥,这必然和师资力量有很大关系。不过可喜的是,从这张图上,我们看到近郊地区,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崛起迅速,在短短7年内,获奖人数就实现了翻倍,可谓增长喜人。而中心城区获奖总人数呈下降趋势。严老师分析,这可能是由于近郊地区聚集了一大部分高科技人才,其对于子女的培养必然十分严格,使得近郊近几年生源越来越好。此外,上中、华二在近郊开设分部,大大提升了近郊的教学质量。今年“华二帮”崛起,嘉华二和闵华二从去年一共5位同学获奖,到今年一跃有共14位同学获奖,可谓跳跃式爆发。

如果把市中心三个获奖大区“老三强”徐汇(华育)、杨浦(兰生)、闸北(市北)独立出来,那我们更能通过分析数据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图中,传统老三强持续发力,越来越强,获奖总人数屡创新高,今年更是包揽了获奖总数的56.3%(去年为47.1%,前年为46.97%)。图中另一条崛起的图线是近郊区域,在七年内实现获奖人数的从20人左右到35人左右。严老师分析,这第一得益于高科技人才定居近郊,其子女使得这些区县学生水平越来越高。第二得益于上中、华二等学校在近郊办理民办初中,带起了当地师资力量。其中上中的上宝中学,华二的嘉华二、闵华二,七宝的文莱中学,已经成了每年得奖榜上的常客。图中值得警醒的是除了“老三强”之外的中心城区的表现。由于获奖总人数变化不大,又有新挑战者的加入,所谓不进则退,中心城区获奖人数在近七年内被“腰斩”,令人惋惜。老牌强校进华、立达等表现都不如十年前,立达今年略有进步,共有4位同学获奖,但其年时共有10位同学获奖,其中4位一等奖,对比强烈,不胜唏嘘。这里严老师想对低年级同学说,虽然学校好肯定对获奖有一定帮助,但也不用过分迷信,像嘉华二与闵华二,都是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努力,在这两年忽然崛起,为自己学校赢得了荣誉。

最后给大家看一下典型学校获奖对比图:

由图像可以看到,今年华育虽然一等奖人数比市北中学少一位,但仍然是最大赢家,以总共38位获奖人数领跑上海市。这其中除了华育理外,华育平行班也实力强劲。今年的兰生是亮点,虽然还是第三,但与第二名市北中学的差距已经缩小到1位,可喜可贺。前两年表现强劲的上宝中学和张江集团中学今年表现一般,被后来崛起的闵华二与嘉华二超越,这也体现出物理竞赛的激烈性,新的挑战者不断涌现。其实,往前几年看,华育也是从年开始崛起,张江集团与上宝中学也是从年左右开始发力,今年新进者则属于“华二帮”。。严老师想通过这张图表分析再一次告诉大家,名校光环虽然有,但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大。任何学校学生只要努力,都能为学校增光添彩,说不定大家的学校过几年也能成为今年的上宝,四年前的张江,六年前的华育,今年的华二呢!当然,这得靠大家的努力。

去年、前年获奖名单可以参看下面两篇文章:

大同杯获奖名单统计

大同杯获奖名单统计

在线下学习的同时,严老师的线上初中物理竞赛视频课程也欢迎大家观看,共有四个系列:

初中物理竞赛第一轮课程(《拓展篇》+提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xw/85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