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www.pifubing999.org/这学期我们的教学内容七年级是世界的区域地理——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近国家,八年级是中国的区域地理——认识区域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以及中考复习备考。为帮助大家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榆次初中地理学科中心组成员为大家准备了适用于七年级的“区域地理学习策略”和适用于八年级的“中考复习策略”。今天为大家推出第三期:榆次区修文中学石锦平老师的《区域地理特征的复习》。
区域地理的复习略谈
榆次区修文中学石锦平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注》(版)中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其中,“地球与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七年级下册选学的部分大洲、地区、国家,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八年级的中国地理,是认识国家这个尺度范围的延伸,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
区域地理特征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大方面。每个特征包还有许多要素。
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指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本来就存在的空间关系。是原本的自然存在状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地理位置。这种地理位置可以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来进行描述。
(1)绝对位置
绝对地理位置一般是对地理事物的特殊性或者唯一性进行定量刻画。这一相对精确性的地理位置刻画方法,它是用经纬度为度量标准,来具体描述每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值。
一般义务教育阶段采用的方法如下:
经度位置:主要描述某个区域最东、最西大致的经度,由此决定东西半球的位置,经度跨度的大小也决定了时间差异大小。
纬度位置:主要描述最南、最北大致的纬度,或者是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位置,由此决定南北半球、地球五带、高中低纬度的位置。
(2)相对位置
相对地理位置一般是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作定性描述。它的价值主要在于揭示其天然的比较优势特点。例如确定一个地理事物的海陆位置优越状况。
一般义务教育阶段采用的方法如下:
本区域在上一级区域的大致方位;与周边其他地理区域的方位关系。
1.亚洲的绝对位置
经纬度位置:
经度位置:25°E—°W,大部分在东半球。
纬度位置:10°S—80°N,大部分在北半球,(或者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分别穿过亚洲南部、中部、北部)地跨热、温、寒三带。
2.东北地区的相对位置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二、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的描述:
(1)平均海拔高度;
(2)地形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地势起伏小、地势低平等)
(3)主要地形类型;
一般用语:地形类型以××为主;方位+地形类型
(4)地形分布格局
一般用语:方位+地形类型;××方向高,××方向低
(5)特色地形地貌(如冰川地貌、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冲积平原、雪峰连绵等)
注:沿海、岛屿、半岛等还可以描述出海岸线特征(平直、曲折)
1.欧洲的地形特征
(1)平均海拔低,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2)地势低平;
(3)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
(4)山地多分布在南北两侧,平原分布在中间;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5)冰川地貌分布广泛;
(如挪威的峡湾、芬兰众多的湖泊、阿尔卑斯山脉的峰峦、东欧平原的低丘等)
(6)欧洲的大陆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2.南亚的地形特征
(1)地形以山地、平原、高原为主;
(2)北部为高大的山地(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为低平的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
南部为低缓的高原(德干高原)。
三、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的描述一般情况需要说出某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一种或几种),以及它们的气候特征。
气温(年平均气温的高低,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等)
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空间分布等)
1.非洲的气候特征
(1)气候普遍炎热(热带大陆);
(2)降水地区分布很不均衡,干旱区面积广大;
(3)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大致南北对称分布。
2.台湾的气候特征
(1)台湾岛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2)台湾岛年平均气温整体较高(山地除外),南部高北部低,山地气温低,周围平原气温高;
(3)台湾岛年降水量丰富,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
四、河流特征
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
特点
影响因素
河流长度、流向
主要受地形、气候的影响
河流流域面积、水系形状
主要受海陆轮廓、地形的影响
支流的多少
主要受地形、降水的影响
河网密度
主要受地形、气候的影响
河流落差
主要受地势的影响
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
1.非洲的刚果河与尼罗河的水系特征。
河流名称
尼罗河
刚果河
流向
自南向北
自东向西
注入水域
地中海
大西洋
流经主要地形区
撒哈拉沙漠
刚果盆地
流经主要气候区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支流数量
少
多
流量
小
大
水位变化
大
小
世界地位
世界最长的河流
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2.中国的黄河与长江
流量
汛期
水位
含沙量
结冰期
黄河
流量小
汛期长
水位变化大
含沙量大
有结冰期
长江
流量大
汛期短
水位变化小
含沙量小
无结冰期
五、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
(1)农业自然资源:①土地资源、②气候资源、③水资源、④生物资源
(2)工业自然资源:①矿产资源、②能源、③水运与水能、④土地资源、⑤生物资源
(3)旅游资源:自然旅游景观、人文旅游景观
1.新疆的自然资源
新疆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类型多样,人均土地拥有量多。新疆草地资源丰富,耕地数量有限,但仍有一些可垦荒地。
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铁、铜、镍、石棉、石灰石、钠硝石都很丰富,还拥有新疆软玉、水晶、玛瑙等特色矿产。
新疆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由于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甜菜、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杏、桃、犁、葡萄、哈密瓜等水果蜚声中外。
新疆风能资源比较丰富。近年来,在风力较强区域建立了风力发电场。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着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更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积淀。
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
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地理的人口状况,我们主要从数量、增长、人种、民族、宗教信仰、语言、分布等方面认识。
巴西的人口
(1)数量:2.亿(年);
(2)人种::白种人占53.74%,黑白混血种人占38.45%,黑种人占6.21%,黄种人和印第安人等占1.6%;
(3)宗教信仰:基督教;
(4)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5)人口分布: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
2.国家或城市
1.东南亚主要的国家
国家及首都
中南半岛
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泰国(曼谷)、缅甸(内比都)、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
马来群岛
(亚洲部分)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文莱(斯里巴加湾市)、菲律宾(马尼拉)、东帝汶(帝力)
2.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
城市名称
城市职能
堪培拉
首都,政治中心
悉尼
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海港城市(悉尼歌剧院)
墨尔本
第二大城市,著名的文化、体育中心城市,拥有全球最大的有轨电车网络
3.经济
我国的国民经济产业分类如下: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根据我国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业),二是服务部门(旅游业)。
美国的经济
(1)经济发展水平
美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二战后,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居世界首位。
(2)农业
农业特点
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
农业带
乳畜带、小麦区、玉米带、棉花带
生产问题
解决措施
问题:农产品过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解决措施:实行轮作制和免耕法,以保护耕地和改善环境
(3)工业
工业发展优势条件
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工业现状
世界工业大国
工业变化
传统工业衰落,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工业分布
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
(4)服务业、旅游业、贸易业
美国经济中,服务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全国约有3/4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
美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很发达。(黄石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夏威夷等)
美国是国际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主要贸易伙伴有加拿大、中国、墨西哥、日本以及欧盟各国。
区域地理的复习,具有基础性和常识性的特点,又有综合性的特点。复习时应从区域地理出发,最后再回到区域。从区域出发是指,复习区域地理,也就是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这时的复习突出基础性和常识性,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为系统地理复习打下基础。回到区域主要是因为区域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任何一个区域都是由多个自然和人文要素构成的综合体,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xw/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