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创新教育幸福可期
文/张敏
有一天,“我”字丢了一撇,成了“找”字,“我”四处寻找那一撇,“那一撇”代表什么呢?商人说是金钱,政客说是权力,明星说是名气,军人说是荣誉,工人说是工资,学生说是分数……“生活”告诉“我”那一撇是——幸福!
人生不过三万天,没有它什么都是浮云!而曾经的我,丢失了“那一撇”!
南辕北辙丢失幸福
曾经的我,总喜欢以一种“霸气侧漏”的气势来掌控学生,在这种高压政策下,我带的班秩序井然、成绩靠前,家长对我心服口服,领导自然称赞有加。我也沉醉在这种毫不妥协的管理模式中感觉良好,没想在从教二十年的拐点,却遭遇了滑铁卢——
年秋留任九年级,面对又一届重组新班,我暗自轻狂:这场战役,要赢得更漂亮!没多想直接复制往年的治班理念,等不及学生从暑假回过神,就把班级氛围调控节成了中考备战的节奏。以为是给了孩子们一个“下马威”,不料被他们先打了一“闷棍”。
那个教师节正逢中秋节假的下午,将同事们戏称的“八大金刚”逐一警告谈话后,骑车时发现新换的电动车竟然没气了,吃力的推车出校门找修车铺。一路还在抱怨车的质量问题,可修车师傅检查后肯定的说,车胎是被人放气。我哭笑不得:怎么有这种事?真是第一次遇到!
权当是孩子们“自作聪明”的恶作剧吧,我不想深究,一心期待第一次月考,想看看这批孩子的实际成绩到底怎么样。不想小试牛刀的初战全军溃败,这可真是从教二十年的第一次遇到!
不服输的我加大严管力度,规定自己更勤下班,盲目自信我们班的孩子绝不是最差。可接下来的期中考试再次惨败,唯一安慰的是自己的科目名列前茅。可我是班主任啊,接连两记“闷棍”一下就把“我”头上“那一撇”打飞了,全身虚脱发起了高烧,感觉糟糕透顶!
正当我感觉生无可恋时,又发生一件让人更受伤的事:与班相邻的我的办公室钥匙孔,被人用黏住了。一大早兴冲冲地上班,却生生吃了个闭门羹。看着一教室或读书或私语或吵闹或发呆的学生,我怒火中烧,也悲从中来,泪水夺眶而出,这“后妈”当得真憋屈?????。接连几次的战绩挫败,我黔驴技穷身心憔悴,哪里嗅得到幸福的踪迹!
改变自我找寻幸福
为什么花这么大的气力,班级的整体成绩还是提不上去?学生频频恶作剧是不是在提醒,一味的强逼是他们最反感的事?茫然无措的我,选择了在书籍、网络找寻答案。当我流连书本,沉溺在名师大家的教育理念中时,才发现自己思想是多么陈旧浅薄:单纯追求分数的教育根本就是短视功利的行为;好成绩不是硬逼出来的,而应“以生为本”,点燃他们的小宇宙;真正的教育是示范、影响、唤醒,教师本人是一个热气腾腾,热爱生活,爱岗敬业的人,才是做好教育的根本。
当我不再“汲汲于分数,戚戚于名次”时,将工作重心放在了自我反思和调整上。学习名师做法,联手家长齐抓共管;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建立学生互助小组;加强与科任教师高效沟通,实行包保责任制;邀请上届优秀学子现身说法,分享成功经验;实施分层管理,因材施教,并坚持改变自我以写促思,以思助教。
当我将所思所为整理成文相继发表在各大核心刊物上时,九(5)班的班级风貌和月考成绩也节节攀升。想不到这届叫人“心灰意冷”的熊孩子在中考时华美逆袭叫人连连惊喜:不仅破天荒考上一名孝高(孝感地区重点高中),而且过县一中线十九人,其中过一中实验班八人,被领导称赞喜获“八枚勋章”的殊荣。这一届中考时扬眉吐气,刷新了我带毕业班的又一次巅峰记录。
一扫曾经的倦怠和彷徨,工作越干越有劲:今年元月,作为“全国知名班主任”,我的个人先进事迹通讯稿《光阴即使漂染青丝,灵魂依旧没有白发》在《德育报》专版推介。还荣获了湖北省“十二五”重点课题“健康课堂”教科研“先进个人”“湖北省第二届十佳新锐班主任”,首届“孝感教坛英才”的荣誉称号。
全国著名教师郑立平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快乐;喜欢自己做的事,就幸福。一个人如果选择了自己想做、能做,且社会需要的事情,并沉醉地做着,这无疑就是最幸福的。在追求职业幸福的路上,我刚刚起航已闻花香,远方胜景令我无限神往!
创新教育浸润幸福
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读写反思,使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特征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创建具有人文特色的班级文化,给学生思想的引领,文化的熏陶,达到师生和谐,教学相长;家校携手,黄金搭档。只有与时俱进开创新教育,方能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创意课堂序列化。针对本班学情,开发创意迭出的班本课程:贵州治疗白癜风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xw/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