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

一周海洋大事件


  本周,《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发布、农业部部署“中国渔政亮剑”九大专项执法行动、《访问中国南极考察站管理规定》印发、中国在南海海底自主铺设最长管线完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今年将进行海上发射……一周过去了,海洋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中国海洋网《一周海洋大事件》栏目和您一起梳理、回顾。

国内新闻

◆农业部部署“中国渔政亮剑”九大专项执法行动

2月28日,农业部在上海市召开“中国渔政亮剑”专项执法行动部署会。会议要求,年各级渔业渔政部门要全面组织实施好涉渔“三无”船舶取缔、“绝户网”整治、伏季休渔执法、长江珠江禁渔执法、黄河海河(京津冀)区域联合执法、边境水域执法、水生生物保护区执法、近海养殖环境整治、海洋渔船规范管理等九大专项渔政执法行动。

◆国家海洋局与吉林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月26日,国家海洋局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大项目实施、海洋产业集聚发展以及海洋国际合作等方面深化合作。

◆林山青会见泰国驻华大使深化中泰海洋领域科研合作

  

2月28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在京会见了泰国驻华大使毕力亚·肯蓬。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两国海洋和极地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友好交流。

◆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月27日,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十八大以来海洋生态环保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海洋生态环保主要工作。会议指出,从现在到年,是打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的决胜3年,只能打赢打好,没有退路,必须背水一战。

◆国家海洋局召开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座谈会

2月27日,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座谈会,深入研究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生态为民、改善质量,坚持陆海统筹、齐抓共管,形成治理合力,切实打好渤海污染防治攻坚战。

◆国家海洋局印发《访问中国南极考察站管理规定》

近日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印发《访问中国南极考察站管理规定》,规定明确,访问考察站活动应以保护南极环境、不影响考察站正常科考和后勤保障工作为原则。无人值守的考察站不接受访问申请。

◆国家海洋局承办的年两会建议提案全部办结

  

近日,记者从国家海洋局办公室获悉,在国家海洋局年承办的全部73件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中,涉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数量最多。在各承办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建议提案的承办取得了显著成效,有的已制定解决措施,有的已出台相关政策,有的已列入工作计划。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报批

3月2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召开。大会新闻发言人介绍,中央有关部门会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按程序报批,审批通过后将正式公布。

◆广州探索在南沙、黄埔、空港经济区建设自贸港

  

2月24日,广州市发布《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草案,根据草案,广州的目标愿景是“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同时强化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功能,建设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对标借鉴国际最高水平,在南沙、黄埔、空港经济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海洋信息获取与安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将落户深圳

2月28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学委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深圳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海洋信息获取与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即将落地深圳,哈尔滨工程大学正式在深圳市筹备设立哈尔滨工程大学深圳海洋研究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青岛3.1亿元30个项目近半数与海洋相关

  

记者日前从市科技局获悉,年,青岛市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30项,国拨经费.04万元,其中将近一半的项目都是涉海项目。

◆青岛新增四家“海洋转移分中心”总数已达12家

  

2月28日青岛市科技局发布信息,经科技部火炬中心专家认定,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等4家单位为新增的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专业领域分中心。至此,全市海洋技术转移分中心总数达到12家,拓展了“一总多分”的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布局。

国际新闻

◆全球首例“海洋保护与债务互换交易”在塞舌尔实施

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塞舌尔99%的国土面积是海洋,塞舌尔的经济高度依赖于海洋。作为发展中国家,塞舌尔背负着高额的国家债务,这也使得塞舌尔政府可用于投入海洋保护的资金更加有限。为此,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创新性地提出了“海洋保护与债务互换交易”,这是全球首个通过建设海洋保护区以抵偿债务的创新型自然保护项目。根据协议,塞舌尔在年前将其受保护水域比例从0.04%提高到30%,在这个债务互换中,TNC投入近万美金,向债权人购买下塞舌尔的部分债务。

◆微塑料“催命”海洋生物科学家呼吁加紧研究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科学家们称鲸鱼、鲨鱼等海洋巨物正面临着来自微塑料的重大威胁,呼吁进一步研究微塑料对鲸鱼、鲨鱼等滤食性动物摄取食物的影响。

◆俄罗斯有了海豹等海洋动物组成的“特种兵”

日前,俄罗斯媒体发布了一段海豹进行军事训练的视频。画面显示,专家们训练海豹们遂行探雷、引爆水雷、实施侦察、抢救落水者、搜寻实施破坏行动的蛙人等任务。这表明俄军拥有了一支由海豹、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组成的“特种兵”。

海洋经济

◆《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发布

国家海洋局3月1日发布《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据初步核算,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6.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

◆年辽宁省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达亿元

记者从2月27日召开的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上获悉,年辽宁省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达亿元,同比增长6.5%,超过该省地区生产总值4.2%的增速。

◆青岛年海洋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5.7%

青岛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据初步核算,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5.7%,占GDP比重达到26.4%。海洋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20.8%,比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海洋经济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比年提升0.4个百分点。

海洋科技

◆我国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今年将进行海上发射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由该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于今年实施海上发射演示验证,这有望成为我国运载火箭的海上发射“首秀”。

◆我国冰结构探测机器人成功用于南极科考

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探冰机器人,在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中,成功执行了“南极埃默里冰架地形勘测”项目地面勘察现场试验任务。这也是我国地面机器人首次投入极地考察中的冰盖探路应用。

◆海洋所温带海域海草床鳗草种群补充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养殖水域生态学与生物资源修复研究团队采用现场综合调查与室内培养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威海天鹅湖和青岛汇泉湾海草床鳗草种群的有性生殖过程及其种群补充贡献,探讨了种群间显著性差异的主要成因。

◆CCS《无人水面艇检验指南》正式发布生效

基于市场需求及CCS智能船舶技术研发的需求,年5月CCS启动了无人水面艇检验指南的研究与编制工作,并于年底对外发布首部《无人水面艇检验指南》,引导国内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指南于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海洋能源

◆中国在南海海底自主铺设最长管线完工全长公里

  

记者2月27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所属深水起重铺管船“海洋石油”日前完成南海东方13-2气田海域公里的海底管线铺设,为中国迄今为止自主铺设的最长海底管线。

◆中国核电加强海洋核动力布局逐步用于民用

近日,中国核电召开业绩说明会。该公司在海洋核动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布局,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公司表示,海洋开发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国已经熟练掌握海上核动力的技术,并正在逐步用于民用。

展会论坛

◆首届深圳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举行

2月28日,海洋信息获取与安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学委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深圳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举行。论坛汇聚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刘永才、西北工业大学徐德民、中船重工研究所董春鹏、海军航空大学何友、海军研究院邱志明等海洋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6位院士,以及数十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及多名企业代表,重点研讨海洋信息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军事新闻

◆中船重工发展纲要:加快核动力航母攻关突破

2月27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官方网站刊发了一篇战略纲要。纲要指出,加快实现核动力航母、新型核潜艇、安静型潜艇、水下无人智能对抗体系、水下立体攻防体系和海战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攻关突破,增强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为海军年实现走向深蓝远海的战略转型提供高质量武器装备。

◆印度请16国在印度洋安达曼海域联合海上军演

中国军舰在印度洋进行正常的列行巡航的背景下,印度将组织大规模海上军演。印度海军近日宣布,3月上旬将联合多个国家在印度洋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海域举行联合海上军演。外媒评论说:军演地点扼守马六甲海峡,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印度此举的目的是遏制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海洋活动。

◆海底航母加速孕育!美俄“杀手锏“武器各自升级“斗法”再加剧

美国海军正在加紧研制,将潜艇变为水下航母,使之可以发射水下无人机或是谁下午人航行器,与之针锋相对的是,俄罗斯将打造新的航母综合体,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苏-57改造之后,将可以成为新航母的舰载机。

海洋文化

◆《厉害了我的国》上映多个涉海工程亮相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于3月2日登陆全国影院。近日,电影公开海报、多款剧照和预告片,在预告片里,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玛旁雍错旁迁徙的羚羊等一一亮相,从圆梦工程、科技创新、绿色中国等多角度展现了我国的大国风采。

海洋旅游

◆我国首条跨东南亚六国邮轮航线将启航

  

记者2月26日从厦门港口管理局了解到,全国首条跨东南亚六国“一带一路”邮轮航线将于3月8日在厦门启航。该航线将由歌诗达“新浪漫号”邮轮执行,共两个艘次,串起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等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大连将建成东北亚国际邮轮旅游中心

大连市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加快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建成东北亚国际邮轮旅游中心、成为国际邮轮人才培训基地、我国邮轮制造和维修基地、中国北方邮轮物料供应中心的发展目标。

来源:中国海洋网综合整理,更多海洋资讯







































北京最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xw/14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