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帜初张海右,赤手俘齐虏言归,壮声英慨凌霄汉;牛刀小试江东,雄心扫胡尘都静,武略文经动鬼神。这是江阴鹅鼻嘴公园内辛侯亭上的一副对联,该亭为纪念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曾任职于江阴而建。
辛弃疾(-),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不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将领,一生力主抗金,而且是词坛一代大家,被称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他的词作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元配夫人和一生挚友均为江阴人,著名的《美芹十论》也是在江阴写就,与江阴有着深厚的渊源。
南归后首任江阴签判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被金兵占领了十多年,从小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在金统区人民奋起反抗的怒潮中,他毅然参加了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辛弃疾率领五十多人突袭数万人的敌营,把杀害耿京的叛徒张安国擒拿带回建康(今南京),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江阴辛侯亭上那副对联的上联所描绘的就是这一惊天动地的壮举。辛弃疾过人的机敏和胆略,使他名重一时,声震朝野。宋高宗连声赞叹他的英勇行为,任命他为江阴军签判,这一年他23岁。
“签判”的全称是“签书判官厅公事”,官阶只有“从八品”。此时的辛弃疾,初出茅庐,风华正茂,一腔热血,壮志凌云。
他的远大抱负是要扫除胡尘,收复北方失地。担任签判这样的闲散文职,对他来说只能算是牛刀小试。辛侯亭上那副对联的下联就是写他在江阴时的状况。
辛弃疾在江阴任职近三年,负责起草、书写来往公文,协助知军处理地方政务,这是他南归后担任的第一个职务。
他知道,地处长江南岸的江阴虽然并不大,下辖仅江阴一县,但在宋金战事频繁的年月,这里正处于前沿阵地,战略地位重要,抗金名将韩世忠、岳飞都曾在此驻防过。
就在他南归的前一年十月,驻守江阴的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李宝,率领艘战船、将士,由江阴出发进入东海北上,在胶州湾海战中火攻金兵战船,大获全胜,将金军水军消灭殆尽。
宋孝宗向张浚下达北伐诏书后,辛弃疾密切治白癜风最便宜的医院北京那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xw/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