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份礼物待查收大家新年快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年了。放鞭炮,发红包,舞龙舞狮,那么如此隆重的节日是只有我们中国在过吗?显然不是的,中国周边国家受中国文化影响也是有过春节的国家,今天一起来看看哪里国家都是法定过春节的?
一、越南,除了华人,大部分的越南本地人也都会庆祝春节。作为节日,越南也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仍然是春节。特色年俗:小孩收压岁钱,长辈收红包,大人之间也会在拜年的时候也互相给红包祝福。除夕之夜,越南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叫作“采绿”,就是要把折下的树枝带回家。由于“采绿”同“采禄”谐音,因此“采绿”便象征在新的一年官运亨通、万事如意。这样,每年除夕都会有许多树木遭到破坏。为此胡志明主席生前曾呼吁移风易俗,将“采绿”改为植树。至今“采绿”的现象已大为减少,但除夕过后仍可看到不少树枝被折断。
而春节最具民族特色的美食是年粽、春卷、糯米饼。春节是越南最重要的节日,农历新年假期从除夕至正月初三,加上周六日换休,共6天。
二、朝鲜,韩国。在朝鲜半岛,农历新年被称为年节或“旧正”,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全民族的法定假日。家家户户聚餐时都要吃“年糕汤”,意味着又长一岁以及万物更新。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举行正式、庄重的“祭礼和岁拜”仪式。和中国人过节讲究“礼数”一样,春节也有送礼的习惯。和礼物本身相比,他们更加重视包装。韩国人的春联是一大特色,是用汉字书写,但是用白纸就有点吓人。
三、新加坡,华人为主的国家,非常重视春节,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公共假期。地域小、交通方便的新加坡保留着正月里亲戚朋友互相登门拜年的习俗。大年初一去拜年,穿新衣,戴新帽,柑橘为贺礼。新加坡华人在拜年时,一定拿着一个精致的小纸袋,里面装着两粒柑橘作为贺年礼,两粒柑橘象征着“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等多重意思。将这礼品袋赠予主人家,就是表达对于主人家的祝福。而临别之际,主人家往往也会回赠两个芦柑,以表示将这一份祝福同样分享给对方。所以,芦柑礼袋是新加坡过年时最平常却也最吉利的习俗。
新加坡过年要吃捞鱼生,以生鱼条配上各色蔬菜丝和水果丝,加上花生腰果等干果。表达期待新年事业发达、好运连连之意。而且挑起的鱼生越高,越表示来年能步步高升。
四、印度尼西亚,除夕当天人们要到庙堂进香祈祷,高举过头跪拜祈祷,希望一年健康平安,万事如意。春节美食:大年糕、长寿面。春节放假:一天。
五、马来西亚,特色年俗:穿新衣。春节美食:凤梨。马来西亚过春节习俗与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闽南语“凤梨”与“旺来”谐音。
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拜年时,也喜欢带一些橘子,进门送给主人。春节放假:两天。
六、菲律宾,农历新年是一个特殊的非工作假期,给在菲律宾的华人和菲律宾民众一个和他们所爱的人一起庆祝的机会。在中国,春节意味着一家人团聚,即使是在菲律宾也是这样一层意思。每年的这个时候,深受菲律宾民众喜爱的春节期间的主食“糯米糕”(tikoy),就会涌入市场。而且商场开始悬挂醒目的红色“恭喜发财”,舞狮舞龙的表演随处可见,而所有这些都象征着新年的繁荣和好运。
六、文莱,文莱虽说是一个以马来人为主的社会,华人只占全国人口的约10%,但每逢春节,文莱还是极为喜庆,超市里随处可见“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的字样,有的是汉字,有的是拼音,看上去同样让人感觉亲切。广播里播放的也尽是“恭喜你”之类的节日歌曲,把节日的气息带到每一个角落。
七、毛里求斯,非洲唯一一个将春节列为法定节假日的国家。年毛里求斯国议会通过决议,在内阁中为华侨保留一个部长席位,同时规定春节为毛里求斯全国性公共假日。从此以后每到春节的毛里求斯有五彩缤纷的礼花,催人奋进的锣鼓,雄风八面的舞狮,如诗似画的民乐。
八、苏里南,年苏里南政府将春节定位法定假日,得到包括华侨华人在内的各族裔民众欢迎和支持。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会过春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已经传遍世界各地。圭亚那、泰国也过得很隆重,不过并没有把春节设立为法定节假日。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wh/7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