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

北大硕士妈妈直言普通孩子怎样才能上北大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http://pf.39.net/bdfyy/bdfjc/141109/4513686.html

作者丨小五妈

来源|帝都小五妈现在是一个信息、交通都很发达的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就是生源更容易流动,家长们对“择校”越来越看重。各种划片、锁区等限制生源流动的政策,其实都是被择校逼出来的。别说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连我老家的村里,也有不少村民为了孩子上学而在县城买房,在县城几所小学之间斟酌再三。我当年上中学的时候,在父母支持下进了县里最好的初中,后来又跨市考进了衡中。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是在择校风刚刮起来时的第一批受益者,如果当初我没有上衡中,我觉得自己基本不可能考上北大。1当年,成功学里有句很鸡血的话,叫作——“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努力改变自己”。但是我发现,环境的力量太强大了,我很难不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初中时,很多同学开始写小说,疯狂传阅,我就跟着搞起创作来,写了半本不知所云的武侠,白白浪费时间,后来也不知道丢到哪去了。也有很多爱学习的,晚上熄灯以后,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我也跟着搞夜战,结果眼睛近视了,精神也萎靡不振。而来到衡中以后,那里的环境完全杜绝了我磨洋工、作息混乱的可能。因为时间紧、卷子多,所以我必须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每一分钟的作息被精确约束,睡觉时间严禁看书,所以我保证了科学作息、有了很好的身体。衡中作息时间表我在《高考分,我只用了这个笨办法》(点击即可浏览全文)一文里写到,自己在做早操、排队打饭、上厕所等间隙都在背小卡片,这个习惯能坚持下来,也是因为有衡中的环境:大家基本上都是随身带着书本,你完全不用担心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如果是普通高中,我真的不保证自己会不会被别人笑话,还能不能一直坚持。所以,与其用鸡血的话来励志,不如顺势而为,“如果改变不了自己,就改变环境”。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如果你明知自己受不了电视的诱惑,那就去一个没有电视的地方好了。我进衡中之前,我们县里高中的招生组就曾经劝我留下来,老师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你看前几年毕业的某某,每次考试都超出第二名50多分,不也考上了北大吗?”我觉得我做不到那样独善其身,我肯定不会是县里那个好几年才出一个的奇才。这一点对现在的父母给孩子择校也是非常有启发作用的,除了看学校分数,也要看孩子是什么特点,看学校的教育理念,看学校的氛围,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2环境的背后,其实是文化。在衡中,是从上到下都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这一点,北大做得还远不如衡中)。当你身处衡中的文化当中时,虽然学习很紧张,但不会感到辛苦,反而感到光荣。在衡中,没有老师给学生推荐课外教辅资料,都是老师自己搜罗市面上的教辅,广泛参考以后,再亲自给学生攒卷子。今年春天疫情期间,衡中老师就化身“打包员”,用顺丰快递给学生寄卷子。今年五月份高三开学以后,衡中校长、主任、全体教师和工作人员都搬进学生宿舍楼,封闭管理,而且学校很人性化地允许老师带着家属一起隔离,就是为了解除一切后顾之忧,专心送考。衡中的所有人员都围绕学生服务,跟学生是同盟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食堂师傅的主要技能不是颠勺,而是打饭速度。今年毕业的时候,家长不能进校接孩子,学校雇了20多辆大巴送学生离开,校长、老师、保安、楼管、食堂师傅全都夹道相送。这种文化,很容易让人想到现在的海淀。海淀就像一个大学校,有位海淀家长说,教育是海淀的文化基因,就像90年代的深圳有浓厚的市场意识一样,海淀有着浓厚的教育氛围。在这个文化场里,所有人都围绕着孩子的学习。要攒班,分分钟满额;老师要志愿者,一秒配齐。海淀妈妈们之间不较量名牌包包,穿着平底鞋,素面朝天,身背某思、某学标志的书包,就自带两米八的气场。其实海淀只是一个缩影,很多家长买学区房,看重的也是周围的教育文化。特别是那些学龄期儿童密集的传统学区,社区氛围都是围绕着孩子的。培训机构、书店、体育活动中心等都很方便。我家楼下的社区空地上,有位家长为了纠正孩子跳绳的姿势,义务安装了一面镜子,每天早晚,这里就有一堆练跳绳的孩子,遛弯的老人笑眯眯地往这边看一眼,自觉绕道给孩子们腾地方。3在衡中,还有一点对我影响很大,就是这里每时每刻都在排名。而排名,恰恰是高考最核心的规则。那时,有很多学校还没有读卡机,但是又必须让学生练习涂卡,有的老师就用烟头在答题卡上烫出正确答案,再覆盖在学生的答题卡上,进行“人工阅卷”。衡中却很早就实行了机器阅卷,每天晚上的作业,都是针对当天课堂内容出的卷子,第二天分数和排名就贴在后墙上。而且,卷子都是全年级统一出的,每个班都一样,所以班级之间也很方便进行横向对比。至于每周、每月的联考,就更不用提了。我是一个对数据很敏感的人,也是一个很容易被数据鞭策的人。邓亚萍曾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对手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而在衡中,懈怠一天,排名就给你当头一棒。排名不但用来鞭策自己,也用来对自己作理性的分析。以前学校每年考上多少清北?我需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有把握?我的哪个科目拖了后腿?是在学哪几个单元的时候出了问题?这些分析,使自己不至于被短期的班级排名所迷惑,能够盯紧全年级的尖子生,把眼光放得更远。如果我当时宁当鸡头不做凤尾,选择了在一个比较一般的高中保持第一名,在当时的信息条件一下,我很可能会坐井观天、自我满足,从此无缘北大。衡中年高考分数我觉得,现在家长们比过去更鸡血,也是因为资讯更发达了,有更多的数据来源渠道。我经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wh/65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