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都清楚最锻炼人的单位不是保百姓平安的公检法司,也不是握政府经济命脉的财税发改,最长本事的当数信访部门,含冤的受屈的胡搅的蛮缠的都到那儿表达诉求。正如俗话所说“信访是个筐,啥事都朝里装”,调解矛盾处理纠纷是信访人员的必修课,年轻干部提拔前往往安排在那磨磨性子长长耐心。
副局长老孙自毕业就从事信访工作,从打字员干到副局长,几十年练就了“鹰眼兔子腿,宰相肚子画眉嘴”。老孙目光犀利,不用开口就能把来人的脾气性格猜得八九不离十;调查问题不怕跑路,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给相关部门提供顺畅解决途径;有度量能搁事孬话好话都听得下,不轻易动怒;说起话来眉眼带笑温润人心让来访者受听受用。
教育局长到龄退休,两个临时负责的副职为了转正,互使袢子明争暗斗,短短几个月整个系统狼烟四起乱成一糟。为了平衡和有利于工作开展,县委对两个副局长各打五十大板调出了教育系统。一名老成稳重的镇书记临危受命救火,考虑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调整老孙担任了副局长。
信访局在编的加上挂职的借用的临时的满打满算不过十几个人,教育局股室几十个机关上百人,派出的管理机构不算,光中小学就二百多,近万名教师,虽未提级但增了权,老孙欣然赴任。
新班子组建,按照县委安排压倒一切的两件大事是维护稳定和清理借用人员。这几年不要说各个学校的头头脑脑,就连乡村普通教师在城里买房的也不在少数。住在县城就想就近上班,正式调进城里手续繁杂不容易,就另辟蹊径走借用的路。借用教育局自己便能安排,甚至两个学校协商就可解决。如此一来,教育局机关和城里的学校十羊九牧人浮于事,农村教师日渐缺少,导致师资力量严重失衡。
凡是借用来的,或多或少和系统内外某个领导沾点亲带点故,清理不慎就能得罪人引火烧身四面楚歌。上面压着头必须清理一半以上,不干又不行,局长把这块硬骨头交给了素以能力强著称的老孙。
老孙接手清理工作,没调研没走访没制定文件,甚至连个领导组都没成立,就简单地召集所有借用人员开了个会,宣布一下清理的人数、日子和不服从的处理措施。
日子一天天过去,离规定的时间眼看逼近,一部分借用人员坐不住啦,就通过关系给老孙送烟送酒或者送钱送卡。老孙不像有的干部那样扭扭捏捏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大大方方来者不拒照单全收。整个教育系统都睁大眼睛等着看老孙如何收场,老孙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干就干一副胸有成竹若无其事的样子。
清理借用人员的党组专题会如期召开,老孙把收的礼登记造册悉数缴到了局纪检监察室让一一退回,并提出把送礼的人通报批评并全部清理回原单位,风平浪静没起微丝波澜完成了任务。所有送礼者懊悔不迭的同时,老孙落下了清正廉洁有谋有略的好名声,并因此被推荐为省教育先进工作者出席颁奖会。
在省城领奖时邻县的一位教育局领导向老孙取经是如何迎刃而解了让人头疼的清理工作,他嘿嘿笑道:“之所以稳定,是因为清理掉的都是和头们没关系的。你想想,那些人如果有深的路子硬的后台,怎么能急不可待地给我这个副局长送礼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wh/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