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莱 > 文莱文化 > 买房必看21城楼市新政发威后市房价这
当前位置: 文莱 > 文莱文化 > 买房必看21城楼市新政发威后市房价这
编者按:国庆前后共计22个城市出台了调控政策,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和力度之大远超市场预期。10月份第二周(10月10日-10月16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共成交套,成交面积为23.35万平方米,成交套数略低于今年以来北京商品住宅套的周度成交均值,调控开始在楼市逐渐发挥威力。
导读:
楼市调控初见成效两类购房者热情现差异
北京楼市新政后成交量下滑银十至今仅1个住宅预售获批
深楼市调控两周跌一成半11月或提评估费
21座城市发布新政降温楼市大调控后房价何时现谷底?
牛刀曾经谈楼市房价将跌去80%5大牛刀神预言待验证
楼市调控半月54城成交下滑二线成交量连续两周低于4万套
楼市调控半月54城成交下滑
二线城市成交量连续两周低于4万套
北京晨报讯(记者杨奕)从9月30日开始,20多个城市相继发布楼市调控政策,半个月以来,成交量已经出现下滑。尤其是二线城市,成交量连续两周低于4万套。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10月过去的16天里,全国主要的54个城市合计签约商品房住宅套,而9月同期签约为套,环比减少约套。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环比分别下调了42%与16%,而深圳与广州签约量上涨幅度超过50%。二线城市开始整体降温,上周二线城市合计签约商品房住宅3.36万套,已经连续两周低于4万套。
“因为网签的滞后效应,实际成交还未完全反映当下楼市的真实数据。从市场价格看,北京、深圳、合肥、苏州、南京等地都明显出现二手房大幅降价到市场水平的现象。而且从限购城市看,蓄客大量放弃购房意向的现象比较明显。”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介绍说,从实际签约看,受到新政影响的22个城市,成交量实际跌幅达到了30%至40%,预计成交量将在10月下旬开始逐渐反映到签约数据上,“如果年末央行额度吃紧,房价的下调很可能会蔓延到很多城市。”
事实上,除了成交量,调控政策的效应还传导到土地市场。相比调控前市场最火爆的8月和9月,成交的高价地数量开始减少。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16日,10月全国合计出现单宗土地成交金额超过10亿元的地块9宗,溢价率超过%的地块有6宗,主要出现在天津、长沙、南宁、上海。
■相关新闻
北京新房普通住宅占比52.9%
新政对于刚需购房者影响不大
北京晨报讯(记者杨奕)根据北京房地产新政,首套房为普通住宅的首付比例为35%,非普通住宅首付则提高到40%。新房中有多少住宅能算普通住宅?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中,普通住宅占比52.9%。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取样数据中剔除了回迁房和老项目补签套数,同时为了吻合当下售价,只选择取证时间在年以来、今年3季度成交的住宅项目数据。综合计算,三季度纯新建商品房住宅有22%是普通住宅,叠加自住商品房的比例,合计普通住宅比例为52.9%。
“自住房是北京最大的房价市场稳定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新政对于刚需购房者影响不大,但对于拥有1套住房、为改善需求再次贷款购房的居民家庭,可能将快速降低入市节奏,“预计北京房价将快速降温,四季度涨幅明显放缓。在自住房大量供应后,部分区域的价格很可能出现调整。”(北京晨报)
楼市调控初见成效两类购房者热情现差异
分析人士称,随着市场交易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相关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态势也将得到一定遏制
■本报见习记者杜雨萌
随着9月30日北京出台《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俗称“京八条”),新一轮全国性的楼市调控政策正在全面铺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金九银十”期间,调控政策已成市场焦点,目前调控效果初步显现。
各地调控政策鱼贯而出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国庆前后共计22个城市出台了调控政策,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和力度之大远超市场预期,反应了各地坚决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意图。不仅如此,国家层面也积极通过各项举措以达到为楼市“降温”的目的。
如国务院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等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不得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取得相关金融资质的,不得违规开展房地产金融相关业务。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的企业应遵守宏观调控政策和房地产金融管理相关规定。规范互联网“众筹买房”等行为,严禁各类机构开展“首付贷”性质的业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提出,房地产开发企业捂盘惜售、恶意炒作、捆绑搭售等9种不正当经营行为将被依法查处。
易居研究院智库研究中心总监严跃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10月份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出台了限购限贷政策,一定程度上会使潜在的购房需求减少。从这个角度来看,10月份部分城市成交量有下滑的可能。随着市场交易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相关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态势也将得到一定遏制。
调控效果初步显现
亚豪君岳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第二周(10月10日-10月16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共成交套,成交面积为23.35万平方米,成交套数略低于今年以来北京商品住宅套的周度成交均值,调控开始在楼市逐渐发挥威力。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一轮“京八条”出台之后,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应声而降,首套及二套首付比例的提高,以及普宅与非普宅的区分,使得几乎所有新房项目均受到影响,大量有意向客户面临首付额度的提升,不得不重新调配资金或是暂缓购房。
在郭毅看来,由于未来自住房供应还将加大供给,加之调控重拳之下市场预期的走低,观望情绪下购房需求萎缩将使第四季度成交量持续走低,而需求减少也将使此轮房价过快上涨趋势被终结,预计年第四季度北京纯商品住宅价格走势将趋于稳定。
两类购房者热情现差异
尽管北京楼市成交量出现明显下滑,但对于部分刚需购房者来说,一方面受调控政策的影响比较有限,另一方面房价的平稳发展也使其购房意向大幅增强。
对比国庆假期前的情况来看,《证券日报》记者国庆假期后实地走访了多个城区后发现,虽然预约看房的购买人数量锐减,但刚需购买者的数量却有所增加。
一位计划购置婚房的姜女士告诉记者,尽管在许多人看来北京房价在第四季度还有降温的可能,但自己仍签下了购房合同。姜女士认为一方面自己看好所选小区的发展空间,即紧邻地铁、万达商场,另一方面,根据规划来看,该地区还将在年新开一条地铁线路。总的来说,即使房价会有下降的风险,但对于刚需购买者来说,更看重使用价值。
另外一位有购房需求的王小姐称自己一直都有购置二套房的需求,但现如今首付比例提高,加之受限于贷款年限,使得自己在新政出台后的购房成本显著抬升。考虑到首付比例增加以及后续的还款压力,自己目前的购房需求已被暂时搁浅。(证券日报)
北京楼市新政后成交量下滑银十至今仅1个住宅预售获批
新一轮“京八条”收紧性调控政策落地半个月之后,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应声而降。
“首付款提高了5%,我们正在与卖家商议付款过户时间,可能要拖一段时间,若仍不能凑足钱达成买卖,就只能暂时不买了。”一位在新政前交了定金的购房者向《证券日报》记者如是透露。实际上,这样的购房者,如今的市场上有不少,有些新盘项目,已经因此空出少则几套多则数十套的房源。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北京首套及二套首付成数的提高,以及普宅与非普宅的区分,使得几乎所有新房项目均受到影响,大量有意向甚至已下定的客户面临首付额度的提升,不得不重新调配资金或是暂缓购房。
成交量下滑
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第二周(10月10日-10月16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共实现成交套,成交面积23.35万平方米,成交套数略低于今年以来北京商品住宅套的周度成交均值,调控开始在楼市逐渐发挥威力。
不过,上周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仍高达元/平方米,这也是周度成交均价历史首度站上4万元/平方米的峰位。
郭毅表示,部分改善型项目的集中成交将上周成交价推升至历史高点,而这也将成为今年商品住宅价格走势的转折点。受到新政影响,市场预期改变,转签周期增长,成交量持续下滑。尤其是土地市场当中增加自住房供应,以及“限地价、竞房价”规则的重提,使得未来市场当中低价位楼市占比增多,对整体房价水平将起到稀释作用,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在短暂触顶之后,房价涨幅将进入回落周期。
但郭毅同时认为,对于纯商品住宅市场,尤其是改善型市场来说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对于改善型客群来说,二手房不能满足其对居住品质的要求,而未来新增住宅用地外延倾向明显,因此目前在售的中端改善型楼盘仍是其为数不多的选择。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北区项目及开发顾问部负责人熊志坤也向记者表示,“除投资需求外,新政的出台亦将令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在短期内受到明显抑制,预计第四季度市场成交量将有明显回落。新政亦将影响市场整体开发商的信心,加上年以来宅地供应有限导致纯新盘供应有所放缓,在此情况下一手住宅供应量亦有可能继续回落”。
银十至今仅1个住宅取得预售
销售端已经出现“量”的滑坡现象,供应端则仍在同比降低。
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显示,10月第二周(10月10日-10月16日)北京商品住宅市场仅有两个项目入市,即远洋?菲慕8号、北京时代广场两个商办项目。截至16日,10月份半个月时间内,仅有7个项目入市销售,而上月同期的入市项目个数则多达14个。
此外,进入10月份之后,截至16日,北京住宅市场仅有1个别墅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新增预售量65套,仅相当于上月同期的2%。
郭毅表示,新政之后,首付提升使得大量项目面临重新筛选意向客户,因此不得不推迟入市;另外,新政当中“限制涨价”的条款也使得近期新增预售骤减,受到主动与被动两方面的影响,北京住宅市场供应急剧减小,预计10月份入市量或将创造近期新低,而这一趋势也将延续至年底。
熊志坤则表示,尽管政策预期影响明显,但为冲刺年终业绩,部分开发商可能会加快推盘节奏,并在价格上有所优惠以促进成交,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住宅销售市场起促进作用。此外,他预计,在供需两侧均受到影响的情况下,第四季度北京一手住宅市场的成交价格上涨幅度或将有所放缓。
至于减杠杆政策是否会波及开发商的融资环境,熊志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肯定会对资金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现在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在很多城市都有布局,可以争取在没有限购城市的市场中获得更多资金。此外,他还称,开发商可以通多种渠道融资,比如发债等手段,可以获得其他的资金支持。即使之前更严厉的政策出台,也没有造成大部分企业因为资金紧张导致破产。(证券日报)
深楼市调控两周跌一成半11月或提评估费
距深圳10月4日晚发布“深八条”满两周,深圳近期新建商品住宅由9月均价为元(人民币,下同)/平方米下跌至10月16日的元/平米,如果不考虑区位和高中低端楼盘的定价差异,短短两周,深圳新房均价下跌了15%。为抑制房价上涨,深圳将于11月8日起对房产评估价格进行调整。深圳市规土委主任王幼鹏表示,“深八条”出台以来,房地产市场保持了平稳运行,预计接下来深圳楼市成交量在9月份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价格也将有望下调。
“房子、房子、房子……”这个灼烧深圳无房人的字眼近期终于没再成为深圳大街小巷随处可听到的热点,随着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深八条”的到来:本地家庭第二套房首付七成、非本地户籍购房者的社保缴纳年限由3年改为5年,信贷要求在这一波调控浪潮中也堪称“最严”。
“深八条”后房价每平米5万
根据深圳市规土委数据,深圳9月新房成交均价为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涨幅超过7成。从全国范围来看,易居智库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深圳房价同比上涨为全国第二,环比涨幅为前六。“深八条”后,深圳规土委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7日,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近套,均价为5万元/平方米左右。
记者询问购房者的直观感受是:新政刚出时,频繁接到中介卖房子的电话;最近这周,市场比较冷静,大家都在观望,中介也知道近期推销房子很难卖出去,电话也少了。
值得注意的是,“深八条”已是继“3.25”政策之后深圳年内进行的第二次调控。年3月25日,深圳市颁布了“社保1改3、二套房首付最低4成”的调控政策,这使得今年二季度深圳楼市成交量几乎腰斩,但房价随后仍一路狂奔。
为了控制本轮房价的疯狂,深圳还在二手房市场祭出了另一把调控的“撒手锏”。深圳市房地产评估发展中心近日发布通知称,将于11月8日起对房产评估价格进行调整,此次调整距离上一次才半年左右。虽然通知并未声明调整的方向和具体比例,但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评估价上调的可能性非常大,目的是增加二手房交易环节税费,降低房产交易倒买倒卖的频率,以进一步抑制投资需求。
此前,在深圳二手房市场,交易期限未满两年的二套房需要缴纳的税费有营业税5.6%、契税3%、个税1%,共计9.6%。以今年4月1日的调整为例,若原评估价万元、面积90平方米的房产评估价上调50%,应缴的税费为43.2万元,比调整之前上涨了14.4万元。
购房者黄先生表示,房价还没明显下调,税费又要开始涨了,如果要摁住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只要细化严厉打压投机的政策就行,如此上调评估价,对于首次购房者,负担同时会加重,政府不应在这块税收方面过于进取。(大公网)
21座城市发布新政降温楼市大调控后房价何时现谷底?
年“十一”前,房地产商和地产中介都铆足劲儿准备迎接“金九银十”中最值得期盼的“楼市黄金周”。然而,“银十”的梦想在21座城市政府陆续发布的楼市调控政策中均告破灭。
自9月30日北京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后,上海、广州、深圳3个一线城市,位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以及内地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17个二三线城市,在9天内相继出台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限购限贷政策。
年年末,政府将减少存量房定为年全国性的目标,推动了新一轮的购房热潮。但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快,又迫使政府出手“速冻降温”。根据多份统计数据显示,政策出台后,21座城市的成交量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新一轮购房热潮暂时冷却。
从年至今的13年间,类似上述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轮回已上演过四五次,但全国房价的平均值在这13年内仍然上涨了超过13倍。“速冻降温”策略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已经失效?此轮地方政府调控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有多大,将持续多长时间?仍在消化年热潮中积攒存量的地产开发商,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此轮政策调控?本文将就上述问题展开采访和调查。
去库存措施反而刺激了房价
在今年房价涨幅榜上稳居榜首的深圳,9月底推出了4个新盘。其中两个带学位的楼盘均价超过8万元/平方米。
在开盘现场,不少置业者表示,8万元/平方米超出预期而放弃,但有更多的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相信转手出售时单价能达到10万元/平方米。更多的人预期房价会继续攀升,因此,8万元/平方米的新盘当日销售完成八成。
深圳人购房的热情蔓延至周边城市。临近深圳的东莞和惠州同期开盘的新盘,当天均售罄。
根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网数据中心数据显示,年1月,深圳新房均价为元/平方米,到年9月,新房均价已升至元/平方米,房价上升32.4%。
这已经是今年深圳3月份发布“3·25新政”调控以后的增长幅度。从年至年,深圳一手房价格~年基本维持在2万元左右,从年开始突破3万元/平方米,年上半年楼市均价跃升至5万以上;二手房均价历年来高于一手房均价,但上升趋势与一手房上升趋势基本一致。
但深圳的上涨速度在全国并非个案。
在中国房地产协会公布的《全国住宅房价行情城市排行榜》中,有34个城市8月份房价与去年同比涨幅超过15%红线,其中,涨幅超过30%的达11个。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厦门、苏州、东莞、珠海、中山、南京等二三线城市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上升。
多名房地产业内人士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房价上涨受年第四季度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总纲的推动和影响较大。
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极为罕见地将化解房地产库存定为年经济发展的五大任务之一,并明确提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
随后,房贷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存款利率上调、房地产交易的契税及营业税减免等一系列“去库存”政策开始实施。
“这些举措,尤其是去年5次降息,使得购房者预期受到影响,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吸纳了足够多的资金和投资客进入市场,出现了房价的非理性上涨。但库存最严重的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效果并不明显。”深圳房地产经济行业协会研究发展部总监徐枫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计算,从年3月起,商品房库存有所下降。3月库存环比下降0.56%,4至8月分别下降了1.14%、0.72%、1.04%、0.%、0.72%。从全国看,库存结构去化不均衡,之前库存较少的一二线城市反而成为去库存的主力军,库存较多的三四线城市去化依然缓慢。
但去库存任务并未就此减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我国住宅竣工面积万平方米,增长18.2%。仅仅新增住宅量就远大于商品房待售面积的累计减少量。如果再考虑到1-8月,住宅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去库存的任务更加艰巨。
“当前宏观经济仍然下行,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贷款利率成本也较低,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讲,手头有富裕的资金,但是没有有效的资金投向,资产配置需求驱使这些人群将资金投向房价正处于上涨通道的楼市。”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分析称。
张宏伟表示,“对于大多数非热点城市(中西部的二三线城市、非一线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等等)来讲,仍然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楼市基本面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境外媒体评论称,年中国火爆的房地产销售已与人口结构无关,而是源于居民拼命贷款买房。今年1月的新增信贷超过2.5万亿,创下历史新高。但从房贷占GDP的比重看,中国居民加杠杆的速度是不可持续的。
深圳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经理王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一线楼市繁荣完全是靠宽松信贷堆砌而成,一旦信贷扩张略有放缓,高杠杆的互相踩踏将相当可怕。把高度杠杆化的市场当成避风港,一味博取击鼓传花式的资本收益,与股灾前的资本市场有所相似。”
暂时降温的市场
10月7日,在深圳出台被外界戏称为“全球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后,某投资客在深圳炒房宝宝白癜风能治好吗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wh/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