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

印热映疯狂的外星人让人笑不出来


“书米”们有没有发现,这个春节假期的电影有点看不过来。

大年初一,八部国产大片同步上映,《流浪地球》《新喜剧之王》……

其中呼声最高的,可能要属宁浩的新片《疯狂的外星人》,业内估计,它的票房保底都有28亿。

然而上映两天,评价却两极分化,有人很喜欢,有人却表示“不敢相信这是宁浩的作品”。

在中国导演中,宁浩肯定是个特别的存在。

十多年前,他曾为了“自我表达”在《疯狂的石头》里搭上全部身家。

洞悉了大众喜好,他又复制出《疯狂的赛车》这个亿元神话。

他的崛起背后,也是中国商业电影浪潮的轨迹。

他试着在“荒诞主义的自我表达”和“大众喜好”之间寻找平衡,可是这一次是否还能成功,我们也许要打个问号。

放下新片的评价,我想和大家聊一聊“电影人”宁浩,看看经过这些年的商业洗礼,他改变了什么,又有什么没有改变。

那些没被金钱改变的东西,也许更值得我们注目。

——书单君

一个苦逼文艺片导演

宁浩能成为导演,其实是一个意外。

年,他20岁,怀揣着艺术梦想,带着块钱,到北京报考中央工艺美院。

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学了十年美术,他却没发现自己是色弱。

在北京漂了半年多,为了糊口,他跟着当时的室友搞摄影,第二年又跑到北京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班开始学节目制作。

上学那会儿,正赶上华语流行乐坛的黄金时代。

朴树的那首《ColorfulDays》挺出名,但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这首歌MV的1分26秒,画面左下角有一行小字——导演:宁浩。

靠拍MV,宁浩不仅顺利“脱贫”,还买了房买了车。

日子过得顺风顺水,可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已经飞到了“电影”上。

趁着完成毕业作品的机会,他小试牛刀拍了部叫《星期四,星期三》的片子当作毕设,一不小心就拿了当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除了上课,拍mv挣钱,业余时间都被他用来写剧本了。

但是当年的电影产业还是片蓝海,没几个圈外老板愿意给新人投资。

在北影念专升本的时候,他手上已经积累了好几个本子。

其中有个叫《香火》的剧本,学院的韩小磊老师看了以后说“你这个东西挺好的,要不然咱们就把它拍出来吧”。

带着这部剧本,宁浩第一次走进了“天上人间”,在KTV包间里,特认真地跟深圳的地产商侃了一整晚的电影艺术。

点儿背的是,没过多久,电影局就发了个关于地下电影罚款的条文,好不容易谈成的投资泡汤了。

不过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宁浩觉得就算是当作学生作业,也得把这片子给拍了。

揣着刚从银行取出来的三万多块钱,他回了山西老家,从年三十拍到正月十五,一人身兼编剧,导演,摄像。

这是一个贾樟柯式的电影,剧情简单。

讲的是佛像倒塌后,守破庙的和尚四处筹钱塑像,路遇公务员、大师兄、警察、妓女各色人等,朴素的世界观和信仰连同那座破庙一同被碾成了渣渣。

让宁浩没想到的是,这部用DV拍的片子居然在第4届东京银座影展上获得了最佳影片奖。

不过这并没有让他的处境好起来。

宁浩这人很拧巴,不太会混圈子也不屑于混圈子。

一帮混在三里屯的同行告诉他,这年头得跟大哥们喷理想,把大哥们喷晕了,才能拿到钱。

他觉得不就是厚着脸皮跟人要钱吗,这种谈判没什么尊严可言。

《香火》之后,他等来了《绿草地》,结果又被坑了一次。

刚开始选景,投资方就撤资了,身在内蒙古的宁浩给老婆打了个电话,问说家里有多少存款,全取出来补了漏。

当时他们住在一个农家小院,坐在院门坎上,他跟剧组的人说,没钱了,但电影还是得拍,谁想走谁就走。

原本万的预算被他生压成40万,一个半月才能拍出来的片子,剩下的十来个人硬撑着干了20天总算赶完了。

不过,这场磨难给宁浩带来了一个意外的转机。

年,刘德华开启“亚洲新星导”计划,原本看中了陆川,但随着《可可西里》一路斩获众多国际奖项,这个新人已经不再需要他的帮助。

刚凭《绿草地》在香港国际影展上获奖的宁浩,引起了华仔的注意:“他居然可以把一个那么闷的故事讲得这么精彩,很难得。而且一见面,我就被他迷倒了。”

就这样,宁浩顶上了陆川空出的这个名额。

其实当时摆在宁浩面前的还有另外两个选择,一个是台湾电影人焦雄屏的万,另一个法国投资人的万。

虽然华仔的万是最少的,但留给他拍摄的空间却是最大的。

一番权衡之后,在钱和自由中,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后来,他用这笔钱拍了一部小成本电影,却意外拿下2万票房,成了当年黑铁换黄金的影坛神话。

这部片子,就是《疯狂的石头》。

一个非典型商业片导演

《疯狂的石头》是宁浩的写的第一个剧本,等到拍摄时已经在家里积了四五年的灰尘。

拍到后期,华仔给的钱不够用,他没好意开口要,把全部家当都搭了进去。

电影刚上映的时候,他也挺没底儿的,跟记者说:如果这部片子还不能够拍好面世,将来我依然无法靠这行养活自己,那我就改行吧。

并不是因为悲观,他不是名导,电影也没有请什么明星,还是一部喜剧类型片。

而当时的华语影坛,喜剧类型片如同一片荒地,宁浩是为数不多的在上面开垦的人,没点颗粒无收的心理准备不行。

他又拉来了两个人跟他一起“开地”,一个是徐峥,一个是黄渤。

徐峥的加入算是歪打正着。

那封邀请邮件本来是发给小陶虹的,谁知道他们夫妻俩共用一个邮箱,看完剧本后,徐峥马上跟宁浩提了自己要零片酬出演,把宁浩感动得不行。

他知道《春光灿烂猪八戒》播完以后,徐峥挺火的,片约很多。

至于黄渤,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演戏绝对靠谱,之前在《生存之民工》里演的农民工薛六跟直接从民工堆里拉出来一样。

而且他跟宁浩一样,也是处女座,每拍完一条,没等宁浩说什么,自己就会提出再来一条,一直拍到满意为止。

黄渤的戏份挺虐的,不是被暴打,就是被闷在下水道,拍摄都是来真的,从始至终也没有一句怨言。

一路有这俩哥们儿的舍身陪伴,宁浩心怀感激。

《疯狂的石头》里有首歌反复出现了三遍。

伪艺术家谢小萌在缆车上搭讪美女菁菁时,耳机里放的是“给我一杯忘情水”。

紧接着,撩妹不成,谢小萌手里的可乐罐从缆车上掉下来砸在了男主包世宏的车上,车里正在放的也是这首歌。

之后,道哥发现女友菁菁与谢小萌睡在床上,bgm响起:“如果你不曾心碎/你不会懂得我伤悲/当我眼中有泪/别问我是为谁/就让我忘了这一切/啊给我一杯忘情水/换我一夜不流泪。”

这首《忘情水》是华仔的成名曲之一,被宁浩精心安排在电影里。

虽然没有跪舔过投资人,但他这人重情意,华仔的钱虽然不多,这份知遇之恩,却记了很久。

即使在成为亿元导演之后,他还记着这份恩,《无人区》的潘肖本来是他专门写给刘德华的角色,可惜华仔没有档期,后来实在等不了了,才去找的徐峥。

这个选择太任性,太不商业,却很导演。

虽然连拍了两部爆款,但在潜意识里,他依然停留在那个“亚文化”的文艺片世界。

名利场里的情怀

如果《无人区》能顺利过审,或许就没有后来的那部《黄金大劫案》了。

迈进亿元俱乐部,宁浩才发现,在电影的名利场,想当一个好商业片导演并不简单。

《疯狂的赛车》票房破亿,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开心的事儿。

这是一部复制品,里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不是一部好电影。

带着这种遗憾,他在《无人区》里深刻了一次。

北京奥运刚结束,在一票展现西北大好河山朴素民风的片子里,这部电影是扎眼的。

人性之恶在这片土地上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拍好它,所有人都拿着一股劲儿。

徐峥为了潘肖这个角色减肥20斤。

黄渤在新疆进行了两个月的“体验生活训练”,在屠宰场练杀气,回来后大病一场。

但海报和预告片放出后,却迟迟不见电影上映。

没过多久,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赵葆华在博客撰文点名批评了《无人区》,称该片“违反生活真实,人物太灰,故事色调太黑。没有英雄净是坏蛋……”。

尽管如此,在阉割版上映前,这部片子的豆瓣评分一度高达8.5,超过《疯狂的石头》。

影片被禁,心血白费,投资打了水漂。

紧接着,他的四部剧本也被毙了。

呕着这口气,他拍了《黄金大劫案》。

电影上映后,因为剧情有硬伤,骂声一片。

但剥去脑残的剧情,依然能从细节里察觉到他的对某种制度的戏谑。

片子一上来就是在电影院的舞台上枪毙人,颇有深意。

组织救国会的剧组和把守黄金的日本人在现实里分别代表的是谁,看懂电影的人心里都清楚。

最后,剧组的人全体牺牲,小东北为他们立了碑:编剧某某、制片某某、剧务某某……在内涵些什么,不言而喻。

披着主旋律的外衣,被“阉割”的宁浩还是有种。

这部片的另一个使命是帮投资人回收在《无人区》上损失的资金。

他说:市场是一头驴,你走前面它不跟你,你走后面它踹你。

在热钱进来之前,作为一个导演,他只需要对观众负责。

当大量的投资涌入之后,他却不得不开始操心赚钱的事情。

《黄金大劫案》之后,宁浩陪感情受挫的朋友自驾旅行,途中萌生了拍《心花路放》的想法,他觉得这不就是观众想看的主题吗。

这一次,他一反常态地主动选择了一条很友好的路径。

很多人说宁浩忽然俗了,但他只是想明白了,商业片导演无非就是个厨师,投资人出原材料,他根据观众口味烹饪,尽量拍一些他们想看的好作品,至于票房,那是制片人的事儿。

《心花怒放》狂揽11亿后,他开了“坏猴子影业”,启动“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给14位年轻导演铺路。

年,他在长沙为新片《疯狂外星人》选景之暇抽空甄选新剧本,一个名为《生命之路》的故事击中了他。

因为太喜欢这个故事,他想亲自操刀,可冷静下来后,却发现相比之下,“72变电影计划”里的文牧野才是更适合拍摄这个故事的人选。

对他来说,只要片子能变得更好,谁拍都行。自己当不当导演,已经不再重要。

正如12年前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刘德华,这次他扶了一把文牧野。

后者拍完《生命之路》,给它改了个名字:《我不是药神》。

???

赶上了中国电影业的变革,宁浩疯狂的十几年,也是这个行业疯涨的十几年。

裹挟变革和资本的浪潮里,他尝过甜头,也吃过亏,就像《香火》的和尚一样遇到过各种人。

《疯狂的赛车》破亿的时候,在酒局上,有个游戏老板说要给他投资1.5个亿,做中国第一部3D电影。

宁浩老实巴交地说:“我干不了你这活,让我消化个两三千万,我能干,1.5个亿,我干不了,我不是一个烧钱的机器。”

他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中,努力地保持着一种平衡。

从单纯地拍文艺片,到进入商业片的名利场,无论是自费3万还是狂赚11亿,他守住了心里的信仰和那尊神像——作为一个电影人的自尊和对电影的敬畏。

在世界上有很多操蛋的利益游戏,普世价值的成功往往比残酷现实的打击更有破坏性。

我们可以用很多东西去交换这种成功,但除了自尊和敬畏。

主笔

清凉油编辑

黑羊

图源

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好物推荐

吴冠中曾说,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中国式审美一直倍受吐槽,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从小不能接触美,才是坏审美的根源。

给宝爸宝妈们推荐一个好物,和大多数儿童产品不同,它不花里胡哨,也不颜色鲜艳,具有极高的审美水准。

从小在美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审美和品味也不会差。

赞赏

长按







































盖百霖遮盖液
白癜风能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wh/35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