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历史卷轴,但凡开国皇帝,或暴戾无度,诛杀功臣;或贤明仁治,任贤唯用。而开国功臣,不是骄横姿肆,受到猜忌被杀;就是韬光养晦,得以安享晚年。但是像刘伯温这样的,中规中矩,不要钱不要权不要色的大能人,最终还是没落个好下场。
刘伯温大名刘基,伯温是他的字。他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成堆光环加之一身,红得发紫。中古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神机妙算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民间和朝廷称他为神人。
关于刘伯温神机妙算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天朱元璋把刘伯温叫来一起喝下午茶,期间朱元璋把一块咬了一口的烧饼偷偷放在盒子里,让刘伯温猜猜里面是啥好东西。刘伯温观察一下,说道:“半是日兮半是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朱元璋听完很震惊,圆圆的烧饼被咬了一口不就是日和月的形状,金龙就是自己。而且日和月加在一起是明,代表自己是明朝的无上国君,喝下午茶能够喝出这样水准的君臣历史上也没有谁了。
刘伯温的名气在朝廷大家都知道,他在政治文学兵法等方面的综合造诣堪称朝中第一人。在文学方面,他和宋濂、高启并称民初诗文三大家。在他的著作里面,最具有神奇色彩的首推他的烧饼歌。烧饼歌是一篇预言,刘伯温预测了朱元璋后年到年之间会发生的大事。如魏忠贤专政,崇祯自缢等,说句玩笑话刘伯温甚至用天眼看到了张铁林在西湖河畔邂逅了林心如的场景。
朱元璋将刘伯温召进宫中,都说你神机妙算,听说年的历史你都算出来了,你帮我算算我们朱家的天下能够维持多久。刘伯温一听,知道君主们的老毛病又犯了,守夜更比创业难,没有谁不担心自己的基业会不会毁掉。这时候他说道,皇上您万子万孙,这种事情又何必问我呢?字里行间透漏出你们家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其实一桶浆糊,明朝多出奇葩皇帝)。
这里面有一个说法,崇祯皇帝他爷爷是明神宗万历皇帝,万子万孙的意思其实就是传到万历皇帝还有他孙子这块就到头了。历史也是这样,崇祯自缢于皇宫后山,明朝就此灭亡,这个典故也为刘伯温擅预测谋算画上了浓厚的一笔。
历史总是这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朱元璋在天下稳定之后开始大肆诛杀功臣。刘伯温虽然本事通天,但是遇到这么个上司也是够郁闷的,哪天不小心被他盯上就玩完了。所以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了辞职要求,我退休金都可以不拿,你放我走人就行了。
但是朱元璋不干,他还要刘伯温的本事来制约朝中一些大臣。当时宰相是李善长,也是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不过为人很狡猾,会派马屁,加上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朱元璋也不好开刀。但是李善长的团伙在朝廷里面势力最大,中国封建朝廷历来都有党羽斗争的现象,皇帝也要用人,不能什么人看不爽都砍了。所以必须找个有本事的出来平衡一下,刘伯温就是不二人选。
朱元璋想撤了李善长,提出了几个人选给刘伯温帮忙抉择,这几人里面就有后来的宰相胡惟庸。但是都被刘伯温否定掉了。朱元璋提出要不你来干吧,刘伯温冷汗直流,说我要是干丞相,以我的性格得把所有人都得罪了,皇上还是另选他人吧,我只想回家,啥官我都不想当了。
朱元璋只能暂时把刘伯温放回家去了,回头门一关一想,你说这刘伯温吧,用他的话,放在中小职位上没啥意思,杀鸡用牛刀。放在高层吧,把人得罪光了,自己的江山都得被他搅混了。位居高位就要善于平衡局势,这是为官之道,但刘伯温的性格显然不能如朱元璋所愿。要是真把他放回去了,以后有人要造反,把他请出来怎么办,这可是本事通天的神人,不是李善长胡惟庸之流能比的,那怎么办?想来想去,最后把心一横,杀了。
于是朱元璋便派胡惟庸去看望刘伯温,刘伯温当时称病在家。因此胡惟庸是奉皇命带着太医和药去的。刘伯温吃了药之后病情更加沉重,不久之后便驾鹤西游了。
这段历史很多人都知道,刘伯温是病死的。当时前去看望的胡惟庸是不敢对刘伯温怎么样的,他敢下手只能是朱元璋授命默许的。刚好刘伯温曾经否决过胡惟庸担任丞相之能,所以朱元璋顺理成章派了胡惟庸去,也以免给自己落下口实,毕竟记恨刘伯温的胡惟庸,自己还曾跟刘伯温喝茶吹水,关系铁得很,我杀他干嘛。
历朝历代很多皇帝,只要天下稳定就杀功臣。因为在当时局势不安,我还需要你来帮我治理天下,打击敌人。现在天下稳定了,我一个人说了算,要你干嘛。而且能被诛杀都是有真材实料的人,你今天是忠臣,明天变反贼怎么办?唯一能辨别的只能靠时间了,但这个成本太高,直接简单有效粗暴的方法就是你没用了我就把你宰了。这是中国历来王朝的铁律,也是一种现象。所以刘伯温能力再大,再能神机妙算,终究还是肉体凡胎,逃不过历史定律,跳不出兴替轮回。
赞赏
长按苏孜阿普片中科白癜风新年优惠享不停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wh/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