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这里有小桥流水的江南水色,
有精巧雅致的古典园林,
有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
有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寝,
有历史悠久的千年名刹……
江苏,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歌咏的风水宝地。
今天,印象君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
有关江苏13个市的诗歌。
印象君还邀请了来自新传院江苏13市的同学,
让他们用家乡的方言来读一读这些诗,
大家快来找找这里面有没有你熟悉的声音!
南京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首句状景起。烟、水色青,故“烟笼水”;月、沙色白,故“月笼沙”:此秦淮景色也。轻烟、寒水、冷月、细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秦淮河上素雅的夜色和清冷的氛围从笔底幽幽而来。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
苏州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全诗前两联写景,意象充足:清光渐褪,黑鸦啼鸣,白霜凝天(地),红枫立江边,不眠人遥对点点渔火,愁思满怀。暗幽幽的江水和夜空浩瀚无边,将这愁思也慢慢延伸而去。三句承上起下,深而有力,从夜半无眠至晓,故怨钟声太早,搅人魂梦耳。语脉深深,只‘对愁眠’三字略露意。
无锡
赴无锡别灵一上人
郎士元
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
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
新年芳草遍,度日白云深。
欲问微官去,悬知讶此心。
高僧一入春山,便与千峰相融无碍。春来遍地芳草,终日漫山白云,是他们生活的环境,是他们的伙伴,是他们悠闲自在的心情。为一区区官职,放弃这种生活,高僧自然不理解,作者又何尝情愿。仕与隐的抉择,固然取决于主观,但未免不迫于境况。作这首诗不久后,诗人便归隐阳羡山中。
常州
《七律》惠泉山下
苏东坡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生计一生迂。
这首诗的前半首说常州属地的无锡、宜兴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作者乐意在这里躬耕养老,下半首说,常州宜兴地处偏辟、可能容不下高车华盖,但民风俭朴真能让作者有个着落。惠泉山下濡湿的泥土,阳羡溪头晶莹的大米,江南地方简朴淳厚的民风,深深地吸引了苏东坡,使他闪起了归老于此的念头。
镇江
题润州金山寺
张祜
一宿金山顶,微茫水国分。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因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首联诗人从追逐名利、尔虞我诈的尘世来到金山寺,使他突然感受自己来到了一个没有名缰利锁的世外桃源。颔联和颈联描写了金山环境之优美清静,突出金山寺的特点。而尾联恰好与首联相呼应,突出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恶。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中晚唐佛教世俗化的进程,既反映出诗人对佛寺清静之地的羡慕之情,又突出了对尘世生活的厌恶。
南通
狼山观海
王安石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狼山观海》系王安石早期作品,从此可见这为他后来的创作现出端倪,也为有宋一代诗作埋下根芽。缪钺先生也说:“王安石少以意气自许,故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郡牧判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搏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狼山观海》正体现了王安石早期的诗风。这也可能是北宋初期诗风使然,同时王安石这一诗风也为宋诗的质直、散文化,形象思维不及唐诗埋下根芽。
泰州
自柴墟归海陵
储瓘
北望江乡水国中,帆悬十里满湖风。
白蘋无数依红蓼,惟有逍遥一钓翁。
自古以来,泰州就是一座水城。“化水为气,化文为神。”由水文化串起的泰州多年历史,已经变成这座城市的深刻记忆。古泰州地处长江之尾、淮河之畔、黄海之滨,江、淮、海三水在这里激荡和汇聚。在泰州诗人的吟唱中,与水有关的诗可载成册。明代诗人储瓘用清丽浅白的语言为后代人留下了泰州水韵的丰沛想象。
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盐城
赋紫云山诗
郭崇规
鸣鸠声送片帆闲,蟹簖渔村罨画间。
一夜雨晴春水活,菜花黄遍紫云山。
这首诗简单易懂,语言清朗,画面清新。前两句运用拟人,瞬间赋予本诗活力,令人身心舒畅。一夜雨,将春天带进紫云山,菜花遍地开放,又惊又喜。清人葛瀛澜形容紫云山是:遥望崇宫,云霞灿烂;拾级登临,曲折逶迤;近窥殿宇,金碧辉煌;苍松翠竹,环绕四周;晨钟暮鼓,声扬数里;凭楼远眺,可以望海隅之日出。亦可见紫云山之秀美俊朗。
淮安
淮安览古
姚广孝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屏列江山随地转,练铺淮水际天浮。
城头鼓动惊鸟鹊,坝口帆开起白鸥。
胯下英雄今不见,淡烟斜日使人愁。
这首诗显得意境更加辽远,立意更加开阔。首联议论,写出了淮安一地风景独好,被誉为“壮丽东南第一州”,颔联则以动写静,突出了此地山景水景的壮阔宏大。颈联通过对声音、色彩的描写,写“鸟鹊”、“白鸥”被鼓声与打开的白帆惊起,画面感强烈,震慑力十足。最后,诗人笔锋一转,运用淮安名人韩信的典故,抒发对古人的怀念。落日余晖,怎不生得惆怅情?
宿迁
送魏君俞知宿迁
黄庭坚
魏侯得名能治剧,江湖作吏声籍籍。
人言才似钜鹿公,诏书擢守二千石。
前日见贤後得罪,艾封沾襟复自悔。
牛刀割鸡不作难,看公来上宿迁最。
宿迁古称钟吾,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中道、扼二京咽喉”之称,其中的两水之一就是黄河,古黄河风光带风光秀丽,以古黄河为生态廊道打造的“印象黄河”、“水景公园”、“雄壮河湾”等醉人景观星罗棋布。
连云港
咏花果山
张百川
洗尽嫣红别样妆,天生丽质斗芬芳。
镜中眉黛颜如玉,画里容华鬓已霜。
北院方疑柳絮落,东风却送粉花香。
三山名士群相慕,缟素真堪对夕阳。
“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唤为花果山。”古典名著《西游记》开篇所描述的神奇而令人向往的花果山就坐落在江苏省的连云港市。晚清诗人张百川用一首《咏花果山》诗赞美了“文人墨客必游”、“商贾豪富云集”的连云港花果山,读来让人心旷神怡。
徐州
燕子楼
白居易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白居易诗的前两句是写盼盼晓起情景。天冷了,当然要放下帘子御寒,霜花结在帘上,满帘皆霜,足见寒气之重。帘虽可防霜,却不能遮月,月光依旧透过帘隙而洒满了这张床。天寒则“被冷”,夜久则“灯残”。被冷灯残,愁人无奈,于是只好起来收拾卧床了。后两句也是写盼盼的失眠,但将这位独眠人与住在“张氏旧第”中的其他人对比着想。在寒冷的有月有霜的秋夜里,别人都按时入睡了。沉沉地睡了一夜,醒来之后,谁会觉得夜长呢?古诗云:“愁多知夜长”,只有因愁苦相思而不能成眠的人,才会深刻地体会到时间多么难以消磨。燕子楼中虽然还有其他人住着,但感到霜月之夜如此之漫长的,只是盼盼一人而已。
南京话:14广编华迪
苏州话:16广电王哲维
无锡话:15新闻冯铭钰
常州话:15新闻张奕清
镇江话:14新闻黄一舟
南通启海话:13广电吴嘉伦
泰州话:15新闻许诚
扬州话:14新闻秦明睿
盐城话:15新闻吕悦
淮安话:15新闻岁月
宿迁话:15新闻张思颖
连云港话:15新闻张婷
徐州话:14新闻汪伟捷
(感谢以上同学献声)
END
参考资料:《诗式》、《唐诗摘钞》、百度百科等
图片:均来自网络,不作商业用途,如侵删
诗歌整理:专题部
音频制作:胡奕帆
编辑:陈晔
新传印象
赞赏
人赞赏
中国白癜风治疗去哪里治疗白癜风外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ms/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