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庭,年轻父母白天都要上班,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而老一辈的普通话普遍都不标准,很多都是操着一口带着浓重方言味的普通话,或者干脆就是用方言来交流。所以,很多父母都会有类似的焦虑:孩子跟着老人说方言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吗?
事实是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些现实中名人的例子:
刘烨的儿子——诺一:普通话、东北话、法语、英语
诺一在《爸爸去哪儿3》中表现出超强的语言天赋,会说普通话、法语、英语,还会时不时冒出一句东北话。
吴尊的女儿——Neinei:普通话、闽南话、英语、马莱语
Neinei从小生活在文莱,虽然在生活中常用当地语言和英文,可身为华裔的吴尊还是会在生活中猛教女儿中文,吴尊还表示,希望Neinei以后能学会六七种语言。
郭晶晶的儿子——霍中曦:普通话、粤语、英语
霍中曦是霍家第四代嫡孙,虽然在身家背景上已经比其他小孩领先很多,但郭晶晶为了让儿子在语言智能开发上也赢在起跑线,用粤话、普通话及英文三语与1岁半的霍中曦对话。
看了以上资料,家长们你们还会那么担心了吗?
其实,方言和英语、日语、法语等外语一样,他们都不会影响到孩子的语言发展。
很多妈妈担心方言小众,会影响孩子学普通话,但其实,家里讲几种语言、口音,非但没问题,对孩子反而还有好处!
在美国,有数百万家庭平时不仅讲英语,还讲其他语言,美国儿科学会认为,不用担心孩子会被两种语言扰乱,“如果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接触两种语言(甚至更多),特别是经常听到某两种语言,他们可以同时学会两种。”
其实婴儿天生就是世界公民,下面这个来自TED的视频里,提到了几个有趣的实验,验证了婴儿具有天才的语言能力:
建议在WiFi网络下观看
根据相关统计表明,3岁孩子词汇为至个;4岁为至个;5岁则增至至个;6岁时词汇数量可达至个。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六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期。
如果家长能够在这一时期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来说掌握两到三种语言的日常运用是完全可能的。
语言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即便带点方言口音,并不影响交流。反而,强行禁止孩子接触方言,才是人为阻止孩子认知世界、连接亲情。更何况很多俚语习俗,用普通话反而无法表达。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值得被尊重和传承。
孩子白天是老人用方言在带着,晚上的亲子时间里,家长们就更需要给孩子强化普通话的语言交流环境。
一般来说,当孩子能够听懂两种语言的时候,他就能自动切换两种语言的回应模式。
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有趣的现象,当我们用方言和孩子对话的时候,他会用方言回答。当我们用普通话和孩子对话的时候,他又立即切换到了普通话的模式。这是一个自然过渡的过程,不需要刻意的去规避,家长们只需要做到两种语言环境的平衡,让孩子感到舒服,交流自如,那就是最好的养育环境。
那么,在有方言的环境下,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1、一个人尽量说一种语言。比如老人说方言(尤其比较难懂那种),爸爸妈妈就尽量和孩子说普通话,这样孩子不至于同时混淆语言和人。
2、直接交流胜过音频视频。想要让孩子对哪个语言的感知力更强,就让孩子多接触人,而不依赖音频。就算是给孩子播放英文动画片、音频,也要和孩子多多交流解释,孩子对人声的辨认和认知,会更强,更有助他们输入语言的小种子。
上面的TED视频,也通过另一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让美国婴儿对着音频学汉语,效果和直接由普通话老师传授,相差极大。
3、多多鼓励孩子。如果孩子出现卡顿、混淆、或是因为讲方言被其他孩子排斥嘲笑,一定要及时的安慰和共情,不要挫伤孩子学习语言的热情。
每个孩子都是语言的小天才哦!下面几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相关推荐点击阅读
推荐!八岁中国男孩与老外沟通零障碍的秘诀竟是…
收藏!75首孩子一听就喜欢的英语歌!
老外模仿中国18个地方口音,一黑黑了整个地球!
哈佛双语教育硕士:如何轻松培养孩子英语的好感度
北美最受欢迎的《泡泡孔雀鱼》英文原版+中文动画(共83集)
《Maisy小老鼠波波》原版动画+PDF
↓↓更多精彩请点阅读原文
↓戳个??再走
赞赏
长按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白癜风初期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ms/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