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全称文莱达鲁萨兰国,与中国隔南海相望,东南西面与马来西亚接壤,国土面积相当于北京的六环,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世界最富有国家之一。全民税收全免,教育医疗养老由国家负担,百姓生活富足,岁月静好。另一方面,作为伊斯兰教君主制国家,文莱也是少有的实行残酷伊斯兰刑法的国家。
作为人口最少的东南亚国家,文莱称得上鲜为人知了。在此行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它的英文名称、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不知道它的首都。
在我看来,旅行途中最尴尬的一幕,就是你鼓足勇气热情的问另一个游客Whereareyoufrom的时候,对方微笑地回答出一个超出你词汇量范围的国家。那一瞬间真的是不知道谁比谁更尴尬。所以既然介绍文莱了,我还是跑题地科普一下吧,文莱的英文名为Brunei,大概的发音是“不如来”,记住文章的标题你应该就不会忘记了。
雨林里的迪拜
到达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是早上8点,在飞机降落前,被窗外满目的热带雨林所震撼,这里是典型的婆罗洲生态地貌,热带雨林占据了文莱的四分之三。
斯里巴加湾机场非常小,但是其整洁、大气、设计感和现代化程度,让人完全无法想象身在东南亚国家。机场旁为穆斯林人士修建的清真寺更是一尘不染、庄严肃穆。
机场出来左转就有公交车直达市里,不仅公交车上用的是上好的真皮座椅,路旁等车的座位也是皮的,连机场小店给顾客盛糖果的小盒子,都是真皮的。好奇的我还特意瞅了瞅那个糖果盒,赫然印着Tumi的字样。
坐上前往市中心的公交车,路程大约只要十几分钟,但是中间因为要特别在州政府停一站,所以会绕路好几分钟,也顺便一睹其风采了。不得不说,文莱的政府设施盖得相当吸眼球,首先在造型上就非常富丽堂皇并富有民族和宗教特色,其次在用色上也堪称时尚大胆,什么Tiffany蓝,姨妈色红,YSL蓝与橙,那都是毫不客气的刷在墙瓦上,尽显热带国家人民对鲜艳颜色的热爱。
一个穆斯林国家如果很有钱,应该就是迪拜那个样子,而文莱比迪拜又多了自然条件上的优势。
世界最大水上村落
巴士一到站,几步路就是水村码头。万万没想到,码头居然一个游客都没有,要知道这可是元旦这种国际公共假期啊。后来我们发现,来文莱的游客的确非常的少,我们全程都没怎么遇到排队和堵塞,一切景点都井井有条,拍风景照想拍到一个人都难,比起想不拍到人都难的我的祖国,真的让人欢喜不已。
斯里巴加湾的水村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村落,正如攻略中所讲,只要靠近文莱河,就会有WATERTAXI——一种小型艇停靠过来,摆渡到水村区域是每人1文莱币,我们选择了船夫推荐的15文莱币的Tour: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船夫会带你在水上游览水村,游览红树林,寻找猴子和鳄鱼,事实证明这个Tour非常值得。
在文莱河上踏浪而行,很有漓江和白洋淀的感觉,只不过两边是茂密的热带树林,那种非常美好的视觉享受,大概就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吧。
WATERTAXI的船夫大多是住在水村里的当地人,性情单纯可爱,一路上跟我们炫耀手机里的照片,昨天接了一个德国人、前天接了一个意大利人……一路上用有限的英语跟我们介绍了很多当地的情况,岸边哪栋是明信片里的清真寺,哪栋是国王三老婆的宫殿……我们还在水上远眺了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文莱努洛伊曼皇宫,这个皇宫从路上行走是非常远的,而且平时无法进入,但是在水上视野却很好。在每一个景点,船夫都会特别找好角度,认真的帮我们照相,看见了途经的游客还兴奋地跟我们说,你看那边也是中国人,快跟他们打招呼。
在来之前,我对东南亚水村大概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感觉跟贫民窟差不多,拥挤杂乱。在参观的前半期,我们的确见到了很多普通的水上民屋,和想象中差不多,甚至还有一幢沉没在河里的水屋,船夫说是因为几天前的暴风雨导致的,很难想象半夜睡到一半发现自己的家泡在河里时的心情。但参观过半才发现,斯里巴加湾水村规划有序,成片的水屋往往都有统一的外观、标准的码头、合理的公共通路,很像是一个个成熟的小区,甚至我们还看到了一片风格统一的水上连排别墅,相当漂亮。同时,水村还拥有相当完整的生活配套,水上警察局、水上消防站、水上学校、水上清真寺……几百年前被麦哲伦船队称为东方威尼斯,也算不负其名。
永远的热带主题曲
每一次来东南亚,水果都是不能错过的必选项。到达文莱的第一天晚上,我们去到了文莱最有名的夜市——加东夜市。加东夜市并不是想象说那种两边排满小吃摊的街巷,而是一个井然有序、四面开放的建筑,有几分像中国的农贸菜市场,里面一半是卖小吃,一半是水果。特别值得说的就是文莱的水果,不仅有很多前所未见,就算是山竹和红毛丹都是新鲜得轻松能掐出水来。来这里,你能看到文莱人的夜生活,一家人围着吃一条烤鱼或者一个家围着吃一个榴莲,让我想起河内的夜生活,当地人喝着咖啡磕着瓜子,看着满街飞驰的摩托,那种简简单单的生活好像只留在很小的时候,那个“乘凉“这个词还存在的年代。
加东夜市里卖一种橙色的榴莲,闻起来有很浓郁的坚果油的香气,吃起来是绵密的甜,好吃到让我这个一直严重排斥榴莲的人瞬间黑转粉,好吃到离开夜市之后我每打一个嗝都觉得赚到了。夜市里还卖有鲜红色的榴莲,可惜再无肚子消受。如果来文莱,这些有趣的水果可千万别错过。
欲穷千里目
行程的第二天,我们从斯里巴加湾码头坐船大约40多分钟到达了文莱的另一片大陆——淡布隆,继续转车20分钟,再换上了像独木舟一样的电动艇,开始参观文莱最著名的淡布隆国家公园。
公园的风貌是典型的婆罗洲雨林,景观并不算惊艳,在中国南部也能见到。不过山顶的瞭望台,却非常的与众不同。那是五座用桥梁连接的眺望台,足足有四十多米高,站在顶端,游客可以越过所有的参天大树欣赏到森林全景。但这个瞭望台却异常“简单”,完全就是一个平地拔起的脚手架,四面没有任何依靠物和视线遮挡,站在塔的下面望上去,不禁倒吸一口气。工作人员在给我们介绍登塔须知的时候,我几度都处于走神状态,非常担心自己爬到一半脚软,但这里是公园最精华的一段,比起恐惧,我更不想面对的是遗憾。
登塔的过程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原本以为会越爬越恐慌,可是到了三层之后,整个人竟然完全放松了下来,因为脚手架每层的内部结构是完全一致的,三层之后你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一种停不下来的固定攀爬节奏,而且在外部看上去毫不用处的薄薄的护网,在内部攀爬的时候其实帮你遮挡了大部分周边的视线,让你更容易聚焦在攀爬上,而忽略自己的高度和外面的风景,感觉还没有两三分钟,竟然已经爬到了塔的最顶端,而赏给登高者的自然是无限风光。
大多数时候,我们判断事物依靠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觉得站在外部的观察更为全面。但有的时候,只缘身在此山中,才见庐山真面目。
婆罗洲上的桃花源
两日的文莱之旅非常短,但却让我回味很多。
文莱很富有,但却毫不物质。这里的旅游业发展得非常一般,处处体现它的不差钱:作为中国直飞3小时的目的地,机场居然没有一个ATM机可以用银联;绝大部分的景点是不收门票的,也几乎没有卖纪念品的地方;跟旅行相关的任何费用,无论问五星酒店还是问司机本人,开口价都和攻略中写的一文不差,童叟无欺。
文莱很富有,但老百姓却不是,斯里巴加湾最好的购物商场,也不过是中国三线城市的水平,充斥着各种小摊和货架。老百姓虽然没有太多生活的压力,但还远谈不上享受时代最前沿的物质生活。
记得有一位华裔司机跟我们聊天,他曾经去过台湾,觉得那里生活压力太大了,还是喜欢文莱,生活很舒服。文莱就是如此,特别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黄发垂髫,怡然自乐。那种对于国家宣传的高冷,也像极了桃花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隐世风范。这里没有繁华、没有惊奇,但如果你厌倦了繁复疲惫的生活,想要寻找几日宁静、几日简单,那么,不如来文莱。
写给旅行者的建议:
1.文莱对中国公民实行落地签,是可以说走就走的国家。落地签的办理特别简单,在入境处有一个非常醒目的Dutyofficer的柜台,交20文莱币(旁边有兑换点),就可以入境了。
2.文莱的物价总体上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便宜,唯一贵的就是出租车,也是因为文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所以出租车路上几乎是看不到的,如果确实需要打车,可以联系当地的华人地接,一般他们都愿意提供接送服务,价格也只是出租车的一半。(给大家介绍两位热情的地接大哥,期间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可以中医白癜风知名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ms/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