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假如这篇文章能提前知道吴尊的这些言论,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可能就不会和姚笛走到那一步了。
这句让所有男人都为之羞愧的话语,是吴尊在《鲁豫有约》中说的。
鲁豫那天问了一个让所有男人都很头疼的问题:“你长得这么漂亮,这么出名,还在这个充满了诱惑的圈子里,你妻子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安全感?”
而吴尊的下一句话,更是让所有人都为之刻烟……
他表示自己从来都不会用嘴巴来给自己的妻子安全感,他会用自己的行动和演员保持距离,并且会主动向她报告自己在剧组里的情况。
在他的心目中,一个人的忠贞,不但关乎家庭和谐,更关乎一个女人未来的快乐。
毕竟,作为一个父亲,他要是在外面勾搭女人,
到时候,他的女婿就可以随便欺负他的闺女了,说:“你爸爸不也是一样吗?”
但更难得的是,吴尊从未想过,自己的母亲会独自照顾这个小孩。
在大闺女尼尼出世以前,吴尊一年仅在文莱的家乡停留一个多月;
但NeiNei的降生让他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一年内至少要在文莱呆八个月。
而且,他还坚持自己的习惯,早上五点就下班回家,晚上还要照顾自己的儿子,让自己的儿子吃饱喝足。
你也可以看出,吴尊在各种带孩子的节目中,要远超其他父亲。
就好像有些父亲连吃饭都不方便,
不过,吴尊不但耐心地给她喂食,而且还给她提供了各种营养的建议:
还有就是,小孩的食道很窄,很可能会呛到,他会提前将东西切得很细:
吴尊给他买了东西,给他买了牛奶,给他买了药。
但最让我钦佩的,却是他的所作所为。
2、
曹格大概是《爸爸去哪儿》里最不希望吴尊出现的人了。
吴尊用了一个小细节,来说明这两个小家伙不好养,但曹格实在是太没用了。
吴尊一家人都在挑选房屋,大姐姐尼尼要1,而最小的麦克斯要2。
在普通的家族中,只有三种结果:老大让小的,男孩让女孩,第三,溺爱小儿子。
可吴尊呢?他选择了自己的第三个号码,一家三口拿石头剪刀布,决定了这场比赛的输赢。
尼尼最终获胜,三个人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她所希望的那所住宅。
这样公平的判决方式,让两个小家伙欣然接受。
相比之下,曹格在两个孩子吵架的时候,显然是站在了妹妹这边的。
他最疼爱的长子,就是为了妹妹才哭的。
那天,她的妹妹很固执,把她的哥哥给气坏了,她就让她带着她的小玩意儿来安慰他,可是哥哥被伤得太深,根本不愿意搭理她。
妹妹生气了,用他最不喜欢的“外号”来称呼他:
最终,她还用手中的玩具外壳,狠狠地砸在了哥哥的眼眶上。再也忍受不住,哥哥一把将她推到了一边。
谁也不会想到,是自己的妹妹先动手的,她只是一味地责怪自己的哥哥推倒了自己的妹妹。不过,他心里充满了怨气,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道歉。
但这还不算完。
或许是因为心中有芥蒂,两人一回家,就吵得不可开交。
不过听到妹妹的抱怨,曹格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让哥哥走开。
当哥哥哀求的时候,曹格似乎有些不耐烦地反驳了一句:
曹格大可趁机说出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做什么。
但是他没有花费太多的精力去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只想到了“大的让小的”。
不仅仅是教育子女,吴尊在带小孩这一点上,也要超过曹格。
曹格录《爸哪》时,总是忙得不可开交,需要其他父亲帮忙。
而吴尊,不但能把两个小家伙拎起来,做饭、喂饭、哄小孩,一点都不耽误其他人。
吴尊之所以火,是因为他的人气很高。
3、
吴尊为何如此坚决地不肯成为文莱皇室成员,
现在还要背上将近一千公斤的行囊,全家去中国?
吴尊在的三月,在网上引起了一阵骚动,他说他一家人要在中国安顿下来。
很多人都说:吴尊家族和文莱皇室是有渊源的,当年文莱的王妃也曾说过要将其收入门下,可惜吴家人都没有答应。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特别时刻,他们又为何会选择举家人移居中国呢?
也许你看到下面的三幅画就能找到原因了。
第一份感谢函来自北京慈善机构。
事情的始末,就在疫情防控的时候,基金会接到了一份吴欣怡和吴鑫乐的捐赠,这两份捐赠,都是为了保护一线的员工。
经过官方的一番调查,他们知道,这是吴尊的两个孩子的名字。吴尊打着他们的旗号,一来不是为了显摆,二来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成长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而另一幅,是他注射了一针。吴尊特别提到了中国的疫苗,
她还说,他想让自己的儿子尽快注射疫苗,言语间充满了对她的信心。
而在最后一幅图中,吴尊让自己的闺女尼尼给医护工作者们表演了一套“加油拳”。
有没有察觉到什么?吴尊在三幅照片上的有关信息里,无不流露出对中国的钦慕。
中国医护工作者的敬业和中国抗击疫情取得的巨大成效,使他感到中国人民的快乐。
最关键的是,吴尊发了一条消息,说他家乡那边的状况很糟糕。
不过,这也是他来到中国的真正目的。
而另一个,就是吴尊内心深处的中国情怀。吴尊的祖先来自安徽,他们的祖先曾移居到文莱。但他从未忘了,他体内有中国人的血液。
因此在移居中国以前,他就开始教导小朋友讲中文,只要有时间,就把中国的传统习俗告诉他们:
一个如此热衷于中国文化,又为中国做了大量的慈善事业的父亲,他的人气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ms/1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