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控制住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91215/7690453.html在如今的世界发展格局中,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亚洲则成为新的世界中心,而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也被称为亚洲经济的三条大船;而在早期,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中,东亚和南亚在经济的活跃性和增长性,其实并不如东南亚地区。
可是为什么只用了短短20多年的时间,东亚与南亚经贸,发展已经远远地甩掉了东南亚。东南亚地区,经济曾经井喷式的发展,造就了亚洲四小虎和亚洲四小龙(新加坡)等经济奇迹,为什么,后来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差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东南亚:缺少高端品牌,缺少龙头国家
关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无外乎是两种情况,可持续发展和集群发展。东南亚地区其实并不缺乏集群发展模式,甚至他们的产品经济集群意识还是非常强烈,但东南亚诸国却缺乏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后劲。
意思就是,东南亚国家在产品技术、品牌、质量、流动上更侧重于快速贸易,并不在乎商品本身能够带来的标签性价值(品牌价值),为什么这么说?比如你拿一个电子仪器,如果你说,仪器是日本、德国制造的,那么别人会认为,这个电子仪器质量和品牌非常的好。
但是如果你说,这个电子仪器是东南亚制造的,那么你可能就会觉得,东南亚的品牌就是杂牌子,没有高端的优质品牌,如果要买电子仪器当然是买德日制造,而不会选择东南亚地区所制造的。这就是产品本身而带来的标签性,东南亚诸国都习惯于赚快钱,却并没有注重品牌化和质量化建设,这是一个很大的短板。
东南亚地区缺少国际性的经济强国
东南亚地区缺少一个经济大国来带动和搞活地域经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都不具备经济大国的实力,能保住本国经济缓慢发展就非常不错了,更别说什么盘活东南亚经济。
一个经济大国,特别是经济强国,对一个地区的辐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如果日本地处东南亚,那么东南亚国家为了提升自身贸易竞争力,就会投入精力和资金打造本国产品标签,一个经济大国所能带来的经济影响,不仅可以使周边贸易交易额增多,更能带给周边国家带来良性竞争,提高周边国家的产品竞争力。
东南亚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就必须得和这个经济大国进行正面的贸易竞争,而竞争的结果,不外乎是技术含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在竞争中不断地提升本国品牌的知名度,提高本国制造的世界影响力。
但是,可惜的是,东南亚诸国自身经济基础建设并不完善,工业配套并不齐全,制造业并没有形成完全的产业链,再加上缺少具备国际影响力的经济大国带动,也因此,东南亚诸国经济发展缺乏持久力,缺乏后劲。
东南亚政府效率低下,领导人不富远见,政商协作并不理想
东南亚经济发展并不是先进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新加坡除外),而恰好东南亚诸国,多是采取进口经济体制,而许多东南亚人,其实他们在工作上是勤奋的(这比非洲人强多了),他们本人也是具有才华的,但是整体经济氛围并不理想,他们的才华得不到好的施展。
政府机构对于商业建设看起来虽然是重视的,但其实领导人不富远见,并且工作效率极为低下,政府和商业上的联系也并不紧密,国内商业企业很难获得政府的全力支持。就比如说,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日化用品生产成本都是很低廉的,生产技术水平也不差,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在价格上颇具竞争优势,但是,为什么,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日化用品,进口产品却占据市场大份额。
东南亚国家对本国产品扶植力度不大,导致成本上升
主要原因就是,政府对于本国产品的扶持力度并不大,反而大力扶植国外进口产品,国外进口产品在受到扶植政策之后,生产成本大为降低,很快就以“质优价廉”的特性迅速得到东南亚人民的青睐,而本土企业正处于发展初期,产品生产成本相对会高一些,这是一个需要过渡的阶段,但往往许多企业在还没有发展起来,就被进口产品给抢夺市场,导致了许多本地企业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
而本国政府对于本土产品的保护力度不大,并且动作也十分低效,甚至是不作为,这就导致了本国产品发展不起来,而外来产品凭借着低廉的价格,而获得了东南亚大量的外汇。
在东南亚也存在着发达国家,新加坡、文莱等国就属于高收入的发达国家,新加坡虽说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本国产品和种类受到国家体量的影响,他们只能维持本国的经济繁荣,而无法带动地区性经济繁荣,假如说,东南亚体量大国印度尼西亚整体国内经济繁荣、发展迅速,那么印尼为核心,东南亚经济发展会提高到一个程度,然而印尼发展到现在经济还是处于较为低迷的状况。
政治环境差异影响经济发展
东南亚地区政治环境的差异,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低迷的原因,甚至对本国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就好像当年的伊拉克国内政治稳定,国家只依靠石油贸易就成为了地区大国,但如今,伊拉克境内的反对势力异常活跃,甚至在某些地区还十分猖獗,伊拉克政府无法控制全国,无法有效地进行经济发展,于是就沦落为三流国家。因此,本国的政治环境的稳定性,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可以说,没有稳定的局面,就没有发展的一切。
东盟组织,并没有给地区带来效益
为了更好地发展区域性经济,东南亚各国还建立了一个大型组织——东盟。按道理来讲,东盟给东南亚带来的好处是非常的多,但东盟在国际上的存在感,却被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给盖过风头,比如,金砖国家组织就把东盟的风头给盖过去。
东盟并没有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给地区带来更多的利益,究其根源,还是因为,东南亚各国彼此之间的政治互信度不高,整体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并且,东盟的建立漏掉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吸取新加坡的加入,却并没有给予新加坡极高的话语权。
东盟的主导力量还依旧是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而对国际经济具有独特眼光的新加坡,其实话语权并不重,所以,新加坡所所实行的先进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并没有被东盟真正地消化和吸收,因此,东盟对东南亚各国带来的影响力和发展推动力,其实效果并不明显。
人口和资源的差异性,导致东南亚地区发展极为不均衡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靠的是什么?一个是人口红利,另一个就是本国资源,东南亚国家人口也不少,但资源的分布极为不均衡,印度尼西亚资源优厚,而菲律宾资源就极为匮乏,资源的差异性,也导致了这个地区国与国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不协调性。
就好比你身处菲律宾,你看到印尼国家发展得非常的好,资源也非常的多,但本国没有啥资源,人口也不多,那么这种比较之下,国与国之间发展的差距感,给一些小国国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心里面极为不平衡。
我很努力的工作,但是我一个月赚的钱,还不如其他国家平民一天赚的,这就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进而影响生产效率,连带商品生产成本的提高。
此外,人口差异性还体现在民族性格上,东南亚许多民族性格就比较懒散(当然比非洲人强),追求安逸;并且东南亚国家发展上是比较慢节奏,工作竞争力并不强,这就使得了东南亚人意识里,认为慢节奏对经济发展更加稳定,所以他们不会选择快节奏发展。
而人才问题就更为严重,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如果要经济腾飞,那么人才一定是重中之重,中美日韩英法德等大国,非常重视人才储备,并且具有极其庞大的人才储备市场,但是东南亚国家,首先在教育上就弱了一头,东南亚没有世界性名校,所以好的东南亚人才都跑到其他国家去学习,而毕业后很多也会选择留在当地,人才的流失和储备的缺乏,这也是东南亚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结尾
不过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正在缓慢复苏,国家实力也在慢慢地崛起,但目前许多国家对政府出现的低效问题,行政效率,服务水平,依旧是整治不够彻底,或者还有很高的提升空间,而东南亚诸国的领导人,也缺乏具有远见之人,这些因素也使得东南亚在发展上会落后一截。
东南亚国家经济早期发展快,得益于当时的大规模产业转移,包括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也包括中国的产业转移,而中国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后,东南亚国家错过了产业升级的机会,大多都是低端制造业,并且外向依赖严重,特别是又遭遇的几次金融危机,国家经济深受打击,这些都是东南亚经济后期发展停滞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laia.com/wlly/11950.html